在东城立新洋杞坑为民小学附近的住宅区,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居民说,交了卫生费但没人来搞卫生,而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根本原因在于居民素质太低,垃圾乱倒,忙不过来。
现象:住宅区附近垃圾成堆
上午10点30分许,记者来到为民小学正门。不远处,顺着围墙方向有一条约20米、通往小山丘住宅区的黄泥坡路。坡上是一些臭气熏天、蚊虫飞舞的生活垃圾堆。经过山坡,是一块约200平方米的平地。有居民在此种菜,也有小孩成群玩耍嬉戏,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
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弯曲的小径绕到山丘的背面(立新管理区的大道)。刚从村子里出来,就看见一个垃圾池。经过整个住宅区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大量的生活垃圾。
原因:居民随手扔下无人清理
为民小学一位入职八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问题存在很久了,因而周围环境质量很低。原本这里没有上坡的黄泥路,是居民自己“走”出来的一条路。
2007年村子进行改造时,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准备修筑围墙加强管理,但遭到居民的反对,最后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也默认了这条路。现在,居民上班出门时,就随手把垃圾扔在山坡上。
垃圾池距离住宅区不到100米,而附近居民也承认,房前屋后的垃圾是自己随手扔下的。当记者追问这些乱扔的垃圾是否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时,附近的居民笑而不答。在这里已经生活五年的张姨说,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不打扫,就不交卫生费。
回复:旧村改造会处置好垃圾
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向村民收取5元(每月每户)的卫生费,但不少村民认为,“垃圾扫了就交,不扫就不交。”
遍地的垃圾严重影响环境,这着实让立新洋杞坑经济合作社头痛。理事长李耀辉说,居民自己扔垃圾自己投诉,真的没有办法。
李耀辉说,合作社每年要上缴10万元的垃圾清理费和运输费,一个月每人收50元都不够。合作社也很“委屈”,这里是“三不管”的地带,车都进不去,希望村民能够自觉一点,把垃圾扔进垃圾池里。不可能每天找人清理,费用太高,只能定期清理一次。“如果没有清扫的话,早就已经堆成山了。”
目前,合作社正在与地产商洽谈旧村改造的项目事宜,他们表示垃圾满地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变。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