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让五年土地面积的背景下,直接导致了大量新盘集中上市,库存量猛增,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就在所难免,温州楼市走势和土地供应的走势有很大关系,而在2010年之前,有限的土地供应又直接导致了一种独特的销售模式。
温州中梁地产集团常务副总陈永峰:但是两套拼一套,当时我卖给你的时候还是没有限购,或者就是说,我们先签了合同。而且当时有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就是我们比如说只能买一套,把半套先买掉了,另外两个半套,我们先签合同,不备案,我们就是很幼稚的想法,就等,等国家这个政策,它限购可能会放掉了,一直在等嘛,大家都是在有这个期望,放掉了以后,再起来,是这么来想的。哪想到现在都等不来,占主力,很多都是这样户型的。这个时候我讲啊,这个事情就害死人,然后我们就也是惨痛。
这就是温州当地盛行“多套拼房”的销售模式,也是当时的主流模式,限购之前一套大户型的房子需要办理两个、三个、四个产权证,然而随着限购令的出台,直接终结了这些房型的销售,2012年下半年,温州市区甚至出现连续多月无住宅用地成功出让的现象,这也成为当时温州房价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房地产开发公司亏损严重,销售放缓、银行流动性收紧、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背景下,部分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温州出现多个楼盘烂尾、开发商跑路事件。记者就在温州的市区内见到了这样一处烂尾项目:鹿城一品。
记者:那现在估计什么时候能完工?
工人:完工?完工那不知道。
记者:也不知道。
工人:嗯。
走进施工现场现场,记者见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人在休息,没有人在工作,工地里面还晾晒着衣物,没有人知道何时能够完工,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倒是说出了这个楼盘的历史。
居民:五、六年了,
记者:这房子盖了有五、六年了?
居民:有五六年了,一直在盖,五六年还没有盖好呢。
业内人士透露,这个项目是温州本地企业开发的,温州地产企业有个独特的模式,股东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资金链断裂致温州多处出现烂尾楼盘
王毅:曾经有一家房开,他的股东有300多个,也就是说他的融资渠道甚至是有点像这种民间集资一样的那种感觉。政府是打击这个的,民进集资是打击的,但是它通过其它的方式,几百个股东一起融进来,那这样就是资金特别复杂。
温州中梁地产集团常务副总陈永峰:业余部队上来以后,拿了地以后,没有专业的设计,没有专业的市场调查,没有一个专业的策划、推广,最终实际上就下来了,实际上周期就下来了。
正像业内多位专家担忧的一样,与国内很多城市拥有多个具备实力的开发商不同,以民营经济见长的温州,事实上并没有几家专业的具备强大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由此就会在开发决策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另外的一个问题又凸现出来。
王毅:我们就按900万人的比例来算,外来人口占的比例接近是18%到20%。那20%外来人口在温州购买房产的比例相对来说是非常小的,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很小很小的一块比例。
作为一个外地人王毅已经在温州生活多年,他几乎没有见到外地人在温州购房,20%的外来人口几乎没有购房,这也与国内其他城市完全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王毅:我们要在这个地方买房是可以,买房是买得起,但是为什么说不愿意在这里,不愿意在这边买房呢。第一这个城市的配套不是特别的完善。第二,老区配套里面,我们觉得花那么多钱买到老区里,房子也不是新的,小区也不是新的,要一个生活环境没有,封闭的环境也没有,都是一些商住楼为多。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温州楼市确实是在下行,但楼市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出现在房地产本身,资金才是背后的关键因素。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