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婿”读不懂中国房地产
——访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资深教授汉森(Lars Peter Hansen)
“影子银行也需要监管,从我的角度而言,对金融系统的监管,目标应该是使所有的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汉森表示,“我建议政府要对影子银行作出很好的把脉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打压”
不过,放开金融市场,国外资本大举入侵,中国是否又将迎来一轮房地产泡沫?对此,汉森也坦言,中国的房地产情况非常复杂,他也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但是他认为,政府制定政策时,必须将未来可预见的因素考虑在内,并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不确定性
欧仁·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这三个响当当的名字正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而就在一个月内,《国际金融报》记者先后与其中两位经济学大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继罗伯特·席勒之后(详见6月2日本报《经济学需要更多“人性”》),上海这座亚洲金融(3.27, 0.02, 0.61%, 实时行情)中心城市迎来了同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宏观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资深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坐在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徐汇校区的报告厅内,《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受到这位“学霸”教授强大的“课堂魅力”。
“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做决策,比如人力资源、股市投资等等决策都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而我主要研究的就是不确定性,看看它们与宏观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汉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其实我是一个专门建立模型的人,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不确定性的模型来反映现在的经济投资环境。”
两大“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研究听上去总有些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追根溯源,汉森提到了一位非常著名的概率学家——杰克·本努里。他对于不确定性研究最大的贡献便是“游戏的概率”,这也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丢色子概率”,人们可以通过计算知道某一面的概率是多少,本努里便把这种概率的计算应用到社会科学,通过反复地观察和数据的收集,来洞悉社会发展的趋势。
然而,对于不确定性的研究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色子游戏”。
“社会科学和我们的游戏博弈完全不同,因为整个社会中它的不确定性来源要比游戏多得多。”汉森打开一张图片,非常形象地给记者展示市场所充斥的不确定性,“当经济学家在建立模型的时候,肯定是要包含人,因为人是在市场当中进行互动的因素,而他也是产生不确定性的来源之一。”
作为一个模型的建立者,汉森表示自己现在必须同时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我手头有很多的数据,但另一方面对模型不是很了解,我需要更多的数据了解模型。”
在创建模型时,汉森需要把不确定性因素归属进去,于是他把不确定性归为两大类,分别是在模型之外和模型之内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模型以外的不确定性?汉森指出,这是计量学的一部分。“比如很多动态经济学的模型,模型建立者的工作就是去分析模型之外未知的参数,去研究这些参数的测试过程中,哪些模型是最佳的,同时有预测型的模型,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模型。”
汉森坦言,在他的职业生涯之初,对此感到非常头疼,因为需要了解和评估的参数实在太多了。于是,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做模型之外的不确定性分析。
而模型之内的不确定性则相对更容易理解。“一旦在市场中建立了一个模型,我们的研究人员就要去了解模型内的这些主体,包括消费者、企业、政策制定者,看看他们是如何与不确定性进行互动的,如何应对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汉森认为,当了解了这些主体是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不确定性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结果,对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结果,以及对我们做出的决策以及政策的制定形成怎样的影响。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