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使般的“深圳客”
东莞房价只有深圳的1/3,深圳房价过高,是深圳客置业东莞的主因
拿深圳购房的首期款,可用于东莞购房的全款;东莞30万首付即可助深圳人买房“梦想照进现实”。深圳一年房价上涨四成,按一套100平米计算,则上涨94万元/套,高涨的房价,让相当一部分深圳人的“买房梦”只能停留在“梦想”中。
2015年,莞深房价差创了历史最大,东莞房价只有深圳的1/3.巨大的洼地,及众多莞深交通利好,使深圳人涌入东莞轻松实现“买房梦”。
“深圳客”向周边城市疯狂“攻城拔寨”,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已正式宣布基本被“沦陷”
“深圳客”让东莞多个销售遭遇困境的楼盘成功实现“大翻身”,量价双升。
“深圳客”让东莞多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区域“华丽转身”,成功 “逆袭”。
“深圳客”成功让市区等区域房价沦为“洼地”,临深片区多个区域成功“上位”
“上位”区域多以临深片区为主;排名下滑区域多以市区及市区周边为主,一年之间,市区房价沦边“洼地”
2015年,一张“莞深交通地图”,拉近莞深距离,让“深圳客”趋之若鹜,成为众多楼盘致胜法宝,屡试不爽。不少楼盘因此“起死回生”
2015年“大临深片区”版图基本确立,涵盖13镇区。虎岗高速沿线为分水岭:以南,莞深之间的高速密集纵横交错;以北,则较少。
“临深片区”领涨2015年东莞房价
小结:
深圳客大幅拉升东莞楼市成交,对于2015年东莞楼市的贡献比重约为4-5成
莞深房价巨大差异是深圳客置业东莞最大的驱动力,交通是置业首选条件,高速、地铁交通图成为营销法宝
深圳客改变东莞楼市格局:长期不被看好的区域得以“华丽转身”;销售遭遇困境的楼盘得以“咸鱼翻身”;市区房价变成“洼地”。
片区分化较明显,其中深圳客使东莞临深片区普遍房价涨2-3成,成交量增2-3倍以上;其它片区房价基本平稳。
(二)土地市场
商住地市场异常热闹,高价地频频出现
商住地交投两旺:2015年全市商住用地总供应210.9万㎡,同比增加56%;总成交164.3万㎡,同比增加约48.6万㎡,涨幅约42%,供求量、成交量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高价地频频出现,拉高楼面地价,地价涨幅近3成:2015年全市商住地成交楼面价3342元/㎡,同比14年上涨29%,创历史最高,土地溢价率创五年来最高,主要原因是大朗镇,大岭山镇以及长安镇高价地的不断出现,拉高整体成交价。
碧桂园夺得2015东莞“抢地大战”冠军
碧桂园“承包”东莞,成交记录疯狂刷新:在商住地成交楼面地价排名中,碧桂园占据5席,地块均以高溢价成交,足以看出,碧桂园对东莞楼市非常有信心。
碧桂园鏖战群雄,夺得霸主之位:2015年商住地成交中,碧桂园已然是最大赢家,63万㎡的成交量远超过万科,长久以来,万科一直稳坐东莞“老大”的位置,而如今,碧桂园的大举“进攻”,万科“老大”的地位已经动摇。素来有“价格屠夫”之称的碧桂园,如今也走起了“高端”路线,树立起新的区域价格标杆,先是碧桂园天汇的开盘,直接拉高整体均价,再是,包圆大岭山镇地块,使得光大项目停售。
土地市场小结
2015年房地产政策回归宽松时期,一手住宅成交热闹,开发商资金回笼理想,政府推地积极,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土地市场也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
商住地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热点区域土地竞争激烈,冷门区域多以底价成交。
高价地频频诞生、楼面地价不断刷新,2015年商住地市场热闹纷繁。
2015年“万碧”土地之争,碧桂园单枪匹马“杀出重围”,获得年度拿地大户,紧随其后的是万科,虽然土地数量不及碧桂园,但是均为优质地块。
(三)商品房市场
成交量激增六成,金额额首破“千亿元”,面积首破“千万方”
莞史首现“双千”:一手商品房签约金额1094亿元,签约面积1109万方。
“住热商冷”,住宅全线飘红,商业全线飘绿:商品房增超六成,其中住宅签约面积999万方增近八成,商业(非住宅)签约面积110万方略减5%.
住宅房价涨7%,非住宅房价跌5%:2015年东莞商品房签约均价9864元/平方米,同比微涨2%,其中住宅上涨7%,非住宅下跌5%
2015年住宅供不应求,房价直逼“万元大关”,涨幅创4年最高
供应缺口160万方:2015年东莞一手住宅新增供应面积约838.4万平方米,但签约面积高达998.7万平方米,供应比成交少160万方,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说明2015年去库存速度加快。
房价上涨6.9%,创4年以来最高。2015年东莞一手住宅签约均价约9797元/平方米,直逼“万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涨幅约6.9%,创4年以来最高。
东莞挤进“千万级俱乐部”。2015年珠三角多个城市成交量突破“千万方”,总体表现为“量升价稳”,东莞成功挤进“千万级俱乐部”。相对而言,深圳和东莞房价涨幅排名较靠前。
年内经历双轮成交量上涨行情,房价向“万元”步步紧逼
两轮上涨行情:第一轮(3-6月),成交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由“二套房放开”政策引发的成交上涨;第二轮(7-12月),成交量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主要为“深圳客”引爆。全年创下共4个月单月成交量破100万方记录,其中12月以125万方达到鼎峰。
房价向“万元”步步紧逼:全年创下5个月房价突破“万元”,其中12月以10688元史上最高
首次置业刚需户型供应量创历史最高,101-120户型增加最明显
投资型小户型产品及大户型供应比重创历史最低:70平方米以下户型供应比重仅5%,处于历史低位,与2007年高峰时间减少了8个百分点;141平方米以上户型多为二次以上置业为主,供应比重仅13%,创历史最低。
迎合政策,首次置业刚需户型供应创历史最高。71-120平方米户型多以首次置业为主,2015年供应比重达71%,比2014年多出4个百分点。
101-120平方米户型供应增加最明显。全年101-120平方米户型供应约1.5万套,占比达21%,为所有户型增加最明显产品,比重较2014年多出6个百分点。
2015年新盘全年整体销售率普遍达八成,临深片频现“受捧盘”
2015年东莞一手住宅新增供应销售率达83%,创历史最高。其中临深片典型区域,“受捧盘”频现,严重供不应求。
140以上户型销售提速最快;100-120户型销售率最高,房价上涨最快
二套房放开政策促大户型销售提速。140平方米以上户型销售率虽较其它户型较低,但较2014年提速最快,由2014年的43%上升至67%,提升率居所有户型之首。
首置或首改产品销售率最高。70-120平方米户型销售率约81%,其中100-120平方米销售率最高,且较2014年销售有较大的提速。
100-120户型房价上涨最快。2015年100-120户型均价约9018元,同比上涨22%
小户型房价涨幅明显小于大户型。100平方米以上户型涨幅普遍在10%以内,而100平方米以上户型涨幅普遍在15-20%
8年来新开工量首次下降 逆市减少 但仍处高位
住宅开工量8年来首次减少:从2008年至今,开工量逐年上涨,年年创新高,去年更达到945.7万平米的高峰,而今年却有所下降,仅849万平米,同比下降约1成;
开工放缓影响因素:首先,近两年商住土地成交有限,土地量的减少是抑制开工的重要原因,其次,开发商“捂地”,让土地自然升值,待价而沽,获取高额利润,也会致开工减少,但“捂地”只是少数,不是常例;
万科、碧桂园和光大稳座东莞房企销售前三甲
开发商排名整体特征:全年政策高调频吹暖风,东莞楼市全线飘红,外来及本土一线品牌房企业绩可谓“盆满钵满”;
强者恒强,万科首破百亿大关:相比去年成绩单,今年开发商排名前三甲与往年排序一致(连续三年一致),万科冲破百亿以超亚军46%的极大拉差力压群雄,后7名全部易主,同时开发商大多超额完成年度业绩任务。
金地、置荟星城成功上位: 去年金地,置荟星城远在前十名以外,今年实现大丰收迎来强势晋级。
南部湾万科城卓越超群 坐稳年度总销冠
今年个盘成交整体特征:一线品牌房企云集,热销楼盘多来自大临深片区,市区只占1席;
南部湾万科城荣获年度榜首: 虎门南部湾万科城突破40亿佳绩坐稳年度销冠,锦绣山河跌至第二名;
地产巨鳄进驻迅速搅热片区楼市:今年以来长安,东坑,厚街受一线品牌房企光顾而大热,均有代表楼盘入列全市前十。
2015年东莞楼市总结:
“二套房松绑”政策激活积压多年的换房需求,引爆东莞楼市成交。
深圳房价飞涨,迫使大批“深圳客”置业东莞,促使东莞成交量爆涨,临深片区房价涨幅超过两成。“深圳客”对2015年东莞楼市成交贡献约占4-5成。
片区分化明显,临深片区量价齐升,其它片区价格整体稳定。
去库存进程加速,东莞处于“超低库存”水平,楼市供不应求。临深片区断货数月“一房难求”,其它片区库存水平大幅减少至低位。
首置及首改户型供需两旺,小户型及大户型需求偏弱。大户型加速去库存。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