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
不管我们是否接受,东莞楼市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时候是渐变的,有时候是突变的。身在其中,我们有时候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不知不觉跨入了新的纪元。
第一个新常态是区域分化越来越明显。从宏观来说,选择在什么城市买房就很关键,目前一个普遍趋势就是两极分化,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房价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内地很多三四线城市则缺乏发展动能。从中观来说,东莞33个镇街园区的分化也是越来越严重,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及南部临深片区是发展重点,也是房价的领头羊,大部分的人都逐步意识到买房要买在核心和环核心,才能跑赢大市。从微观来说,每个镇区都有不同的板块,我们一定要学会带着地图去看房,学会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城市,否则很容易跳进坑里。
第二个新常态是开发商拿地越来越难。土地是稀缺的,争夺土地的开发商群体又是庞大的,僧多粥少,自然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头部开发商都十分看好东莞,都想在东莞进行布局。但凡优质一点的土地,都是抢破头。地王频出,价格封顶,都不足为奇。自从推行终次报价方式以后,除了准备多几个马甲之外,拿地也讲几分运气。今年还流行联合拿地,一方面因为几家一起合作,拿到土地的几率更大一些,另一方面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强强联合能够分摊一些成本。拿地难也要求开发商要进行高周转,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今年拿的土地备案和入市都非常神速。
第三个新常态是客户买房越来越谨慎。东莞客户被唤醒之后,经历了抱怨、恐慌、焦虑等几个阶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房票和贷票的重要性。购房资格这件事情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房票的抓紧想办法培育房票。用完房票也在琢磨如何才能合理腾挪和增加房票。东莞个体户众多,有很多都没有买社保,经过这几年的教育,他们也慢慢开始知道社保的重要性。贷票同样重要。如何利用好第一张贷票,是首次置业者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多次置业者而言,则要筹划好哪些贷款该提前还清腾挪贷票的,还要琢磨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的搭配,以及住宅贷款与商业贷款的互补等等。总而言之,客户买房变得越来越谨慎了,毕竟现在买房试错的成本太高了,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新常态”之下,正常的市场规律依旧会出现,比如热点楼盘的受追捧,边缘楼盘的受冷落,一二手倒挂造成的二手成交锐减等等。
会开始,也会结束。来了,不必惊慌,走了,也不必感叹。
东莞楼市的“新常态”,也会一点一点矫正情绪。
我们乐见的不是激进后败退,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