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东莞出台了《东莞市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村(社区)停车管理的要求。
村(社区)可依法合理围合管理停车收费
《意见》规定,村(社区)可从地方基层自治和社会治理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村(居)民的核心诉求,科学划分功能区,采取综合围合、物理围合、科技围合等不同方案,加强村(社区)综合治理。通过在村(社区)功能区机动车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化道闸系统,实现治安联防、环境整治、秩序维护、疫情防控等需要的同时,兼顾车辆围合式集约化管理作用。围合管理必须依法合理,兼顾停车管理的,必须符合停车管理服务规范要求。
合理制定收费标准,配置停车协管人员
文件提到,“村(社区)及其他权利人应按照停车设施类型,根据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需求,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做好明码标价工作。村(社区)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汽车保有量、车位存量、村(居)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向市发展改革局申请突破政府指导价,执行差异化收费标准。鼓励村(社区)制定不区分对象、标准统一的收费政策,结合停车位拥有量和实际提供多种收费和缴费服务模式选择,并保证提供相应的停车管理服务。”
同时要求,“村(社区)应结合停车规范管理需要及区域实际,配备足够的停车服务管理人员,原则上每100个停车泊位配备不少于1名停车协管人员,并为停车协管人员提供必要的上岗培训、统一服装及工作设备。同时,应建立服务管理人员巡查管理制度,对车辆停放、道路畅通、停放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停车收费和管理服务并重,提升市民群众停车体验。”
这些地方禁止设卡收费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提到:“围合停车管理必须依法合理,并符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不得在国道、省道、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非法设卡、拦截车辆或者设置障碍影响道路通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规范有序。”
文件全文如下: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