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我没有青春
穆肃的笔名叫“小木不识丁”,就他解释,“我姓穆,就是小穆,目不识丁,表述我没文化的真实现状”。从13岁到26岁,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穆肃只读到了初二,13岁离开学校。“那时候不懂事,又争强好胜,和老师发生了很大的冲突。老师把我赶了出来。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其实说没毕业也不准确,应该是被开除。”穆肃很坦然地说到那些过往。“这些年,我是转了一个大圈,才终于回到积极向上的道路上来。但我也不怪他”。
事实上,在穆肃被学校开除学籍前的一个月,年少无知再加上性子里那么一点可悲的叛逆,他曾撬开家里的柜子,写了一份留言书,偷了家里人一点钱,趁着苍苍的天色,走上偶像“上海滩黄金荣”的流浪天涯之路。流浪第七天,为了筹集回家的路费,13岁的穆肃找到一家医院卖血,拿到20元钱,乘坐上归乡的汽车。
16岁那年,他去部队当了两年野战兵,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卖过烧羊肉串,卖过盒饭,在手套厂做过仓库管理员。2000年9月,19岁的穆肃来到东莞。“在塑料厂打工的时候,一天到晚要粉碎无数的塑料,身上都是塑料味。那时候一个月能拿600块钱,租房花掉300,就是这样,不吃饭也要攒钱买电脑。后来慢慢地摸上门道,就开始教别人学电脑。”
就这么省吃俭用地,23岁的时候,穆肃成为东莞一个小电脑商人,经营硬件,也做些平面设计、印刷彩页的业务,还有了一个小网吧。小网吧在去年东莞整治黑网吧行动中被清查了,又变得一无所有。
事实上,除了照顾自己,穆肃把弟弟和妹妹也带到身边,供他们读书、学技能,以便将来能有一口饭吃。回忆忍饿熬夜写《魔术师与传教士》的那段日子,“无意中看到网络上有次文学大赛(首届QQ作家杯大赛),就荒废了生意,专心写作。在写作这部小说的两三个月里,有着无尽的寒冷与孤独,那是一个冬天。”穆肃无奈地说。可他还是挺了过来,不但获了奖,还出版了自己的小说。
2006年东莞文学院签约了18个以东莞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项目,穆肃凭借长篇小说《上帝的旅馆》,为自己争取到每个月可以拿三千块钱,至少可以减轻了生活的压力。
那段人生对穆肃是灰暗的。以至于他曾经每晚都要背一首宋词才能强迫自己入睡。用网上别人给他经历的一句总结就是:他初二时被学校开除,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青春是什么?穆肃想了想,说,“我没有青春”。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