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勃
我们福建开发商这种大项目很少,我们福建从福建跑到广东开发楼盘,在大家眼里也算大盘,但是比起亚运城还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强强联手是民营企业可以接见的地方,因为强强优势都结合起来了。我认为这个是亚运城是最成功的一点,能这样成功地销售出去,我认为是主要的原因跟力量。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王世泰
在2010年史上最严厉调控的背景下,亚运城取得如此骄人的销售,我觉得可以写如中国房地产经典大全,向广州同行致敬,很了不起。第二表达一种感触,我们现在亚运开过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其实是后亚运时刻,可以使我们从热闹和喧嚣当中走出来,回顾这个经历,能保持对楼市观察和思考的理性。第二我想说一种判断,但是都说营销是很多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强强联手,我承认这是对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亚运城头上的符号,亚运。政府超过1000亿的投入让公众对这块的期望值飙升,我们除了要向广州的同行致敬,其实向政府表达心中的敬意。第四,为什么政府花了这么多钱来投入,使这个亚运城的价值有了极大的提升,其实他是城市的公共利益被谁分享了?政府得了好吗?政府目前的状况我用家乡一句老化,花了灯油钱、坐了黑地上。因为政府要限贷要限购,少钱的钢需会买你限贷。2010年的民间的评论,调控很猛,结局很窘,楼市很疯、百姓很蒙。同样广州市政府不能避开这个层面。1000多亿公共的投入一个直接的指向是为了办亚运会,改善交通。所以政府很难以逃过民间舆论的这种批评,包括韩世同老师说的。谢谢。
徐晓良
亚运城的成功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剖析,我作为学校总体的判断,我觉得亚运城也好,还是其他成功的项目都有共同的共性,今天讨论这个主题,重筹竞争力要进一步剖析一下,我觉得可能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第一:做好一个项目要有经济的硬实例。说白了就是地产商口袋里有多少钱,但是今天讨论还不仅仅是从这个层面解决,刚才苏鑫经济的硬实力,这个可能是现在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房地产基金。因为在学校里面我们也要比较,但是都很关注这块,我们自己也有资金,今天在座的还有几位同学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专业做券商的同学,也有做法律事物方面的同学。我们的基金之前是投一些企业的项目,我相信苏总的判断,2010年基金元年,2011年可能是房地产基金元年。
第二、文化的软实力。亚运城做得这么成功,还有海尔的云社区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楼盘软实力的体现,一方面通过产品大家能看到确实认为很好。可能不仅要从产品体现因为文化产品体现不出来,要通过人品来实现。有的人说人品不能直接看,可能好的项目做出来别人也不一定能听懂,但是通过良好的信息好的方面来解读,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在座的各位高层管理者,对人品和产品的加工的能力。
第三、政治的巧实力。可能我这里解读的巧实力是关注整个社会的变化,因为我也在思考,说城镇化创造了需求,所以很多人要买房子。背后的工业化是在工业需求,更多的人到了城镇,但是我前段时间去了东莞考察,是不是伴随了调整工业化进程是在加快还是在减退。
第四、社会的和实力。刚才谈到土地征收,也看到一个数据有70%的上访是跟土地有关,在城市里面就是三旧改造,在农村就是土地征收。怎么样能够用一种社会的和实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不至于出现钉子户,不至于浇汽油把自己烧死,这是开发商的技巧。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