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高端的消费群体到香港去消费。应该清楚我们的定位不能定得很高,定得太高了东莞的低端人群也消费不起。前一段时间我也去了长安看购物中心,长安相对来说是一个经营比较成熟和运作比较成功的镇区。镇区里面有一个购物中心,进去看发现有一些百货,了解到它的商家经营者的福利大概是在70%左右,现在整个长安的人均消费比七千已经高了很多,不过我很担心将来长安有60万的人口,作为一个通道口也是很难的,我觉得往后东城在星河延伸会变成一个东莞大的商圈,会慢慢呈现新的一种情况,中高低都在这个片区。
另外刚刚一开始谭总也说,以前第一国际、华南MAll、高价地广场这三个购物中心相对来说运作都比较成功,这三个我觉得高价地广场是一个购物中心,其他两个不属于购物中心,因为高价地广场是一个组团,是一个开放的购物中心,它把旅游的概念放进去了。从一个区做大前期是要做潜水的,从一个区域迁到另外一个区域,人口就有70万。但是它变成了一个旅游的发展,做得也很成功,它是因为慢慢开发出来的,一点一点开发出来的。本身高价地广场是购物中心,从我的概念,高价地广场也不是购物中心,华南MAll也不是一个购物中心。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们把一部分的产业卖掉了,因为华南MAll把相当一部分的商业卖掉了,当一个购物中心卖给一个地产是一个很困惑的状况,产权都不在自己的手上,能经营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提到政府怎么去激发整个商业发展,比如说广州、北京。北京办奥运会的时候,大量的购物中心冲出来,广州办亚运会的时候,也有大量的商业购物中心冲出来,两个案例是相同的,当整个人群在一个商业中心的时候,这个人群肯定会发展很庞大,所以当政府在商业面积规划有一个好的东西,这样大家也会做出一些好的东西。
以前我也做过批发市场,现在在广州批发市场也是存在的,在东莞也是存在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共存的,因为两个消费全体是不一样的,零售的消费群体也可能会有,但是不多,批发市场是另外一种城市。城市综合体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发展商去探讨的,万达以后不做住宅,以前都是做商业为主,万科以前也不做商业,刚开始时做住宅的。以前香港的金融风暴,结果发展商就想去做城市综合体。我想谈的是零售商业,我们未来东莞的零售商业怎么走。举一个例子,以前在香港有很多不同的百货公司,现在我们在香港的百货公司越来越少,但是不停在开一些购物中心,不光是在香港,在大陆也是。现在很少会开百货公司,都是先开一个购物中心。购物中心从我的角度来说购物中心大概是20%的零售在里面,还有一些品牌在里面,还有20%在餐饮在里面,餐饮在里面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逛累了,你可以在里面喝一杯茶等等,这样是挺好的。
现在可以说在整个全球乃至中国,零售商业下一步会发展得比较多,或者发展得比较成熟,可能会开百货,开百货步入开一个购物中心,所以东莞也会走这条路,刚刚邓总说了,开大量的购物中心可能会有一定的量,可能在社区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商业。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