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莞中心区这块对我们路网结构也简单说一说,东莞路网结构在过去10来年,环城网建成。中心区主干道路网也基本建成。但是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东莞次干道密度不够,东莞去到每平方公里中心区0.82的指标,跟国标还差50%,跟深标更相差差不多100%。大部分车流是压在主干道上,我们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所以主干道拥堵情况严重。这是一个路网结构问题。所以这块我们希望能够推进次路网建设来优化。东莞大道中心区这块,进出路口转换点太少。90%会通过鸿福路进入,还有加上旗峰路,大部分交通压在这两个点上进行转化,对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能够增长其他转化节点。内部的问题,路的优化程度还不够,我们研究看到八达路上面蓝色这个框,短短一条路开了几十个路口。开一个路口对整个交通通行效率影响非常大,何况这么多路口。所以八达路拥堵状况是最高的,因为是开了这么多路口。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交通综合规划研究,第一个,要增加市区通道,我们提出松山湖二通道,现在进入中心区,莞深高速,东部快速,松山湖大道,三条高等级快速路都汇集到八一路进入市区,交通压力非常大。大家可以看到中医院路口这个点每天堵车情况非常严重。那天也看到记者去专门拍摄堵车现象。我们希望通过第二条通道接通,缓解节点的问题。第二,东莞大道我们要重新定位,因为东莞大道是联系中心区跟高速公路最便捷的通道,很多人作为高速路来使用,上面开的很快,但是东莞大道未来随着轨道交通开发,东莞大道服务功能要求很多,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用快速路系统进行功能定位,它应该回归到日常的城市主干道。东莞大道这么多车往哪分呢?我们期望规划一条东面新的通道,来分流东莞大道车流,这个叫东城东路连续流。第三个就是我们的莞太路,包括科技路,也希望通过这两条路改造升级,减轻东莞大道压力。
在我们微循环,东莞存在很多断头路,东莞是一个新兴城市,我们城市很多不是规划出来的,我们城市是自己长出来的,长出来很多毛病,包括区域之间断头路很多。今年作为一个专题,也在开展市区断头路打通的问题。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