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学校乱收费、招生违规、老师体罚学生怎么办?除了向教育部门反映,今后还可以找属地的督学。
从今秋开学起,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和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即把全市所有公、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划分为若干督学区域,并对每个区域委派若干名督学,负责区域内学校的经常性督导工作。
“各责任区督学要经常深入学校,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对乱收费、校车违法违规、超量布置作业、不按规定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和开足开齐课程、违规招生、违规编班、教师体罚辱骂学生和参与有偿家教等行为开展经常性督导。”在昨日的全市督学责任区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说,对查实有违规行为的,要及时制止、如实上报、责令整改。同时,还要对责任区内群众举报、投诉的事项进行督查。
对招生等六方面开展督导
今年是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的开局之年。目前,全市共分32个督学责任区。按30所学校左右配2名督学的原则,共配责任区督学132名。
按照要求,督学要深入学校,重点检查学校办学行为、教育教学、内部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状况。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编班、作息时间、课程执行、教材教辅和教育收费等六个方面开展督查。
“各责任区督学要采取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深入学校,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对乱收费、校车违法违规、超量布置作业、不按规定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和开足开齐课程、违规招生、违规编班、教师体罚辱骂学生和参与有偿家教等行为开展经常性督导。”杨靖波说,凡责任区督学现场查实有违规行为的,要及时制止、如实上报、责令整改。
值得留意的是,督学还要对责任区内群众举报、投诉的事项进行督查、处理。
督导结果将向社会公开
督学责任区制度是经常性的随访督导活动,督导检查实行组长负责制,每次督导活动须有2名或以上的责任区督学同时参加。在不影响被督导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下,可采取听取汇报、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进行督导。
督导结果将通过会议、文件、教育信息网对外公布。督导结果作为校级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学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根据《督导条例》,在各类评选表彰中赋予督学对责任区学校推荐优先权。
对出现违规办学情况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对主管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取消学校已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此外,凡群众反映责任区督学在廉洁自律方面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一律撤销督学资格,并全市通报批评。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