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诊人: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建岳
拆违损失应该由违建者承担
北京拆违控违力度很大,形成了高压态势。但拆除这么多的面积,政府也要承担巨额拆除费用,但大部分违建者都不会承担拆除费用。除了对自动拆除违建者带来负面效应外,对所有的纳税人也不公。
执法机关对违建者施以行政处罚,应属当然之举。不应当忽视采取其他的法律手段让违建者在经济上受到制裁,比如通过诉讼的方式让违建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责。
执法者应学会采取诉讼的手段,让违建者承担政府为拆除违建所支出的费用、为消纳违建拆除后产生的垃圾所产生的费用。他期待这个建议落实。这个做法应是政府在处置违建过程中的常规手段,这也是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是善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思维的生动实践。
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诉讼或下发通知等方式,要求违建者承担这笔费用。政府可以当原告索赔,这在西方很正常。违建还可以由利害关系人起诉,法院强制执行,费用应该由违建者承担。违建者要有经济损失,才会有警示作用。
复诊人: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党委书记张克斌
重点关注存量违建拆除难问题
去年,十八里店地区拆除违建和清退低级次市场近100万平米,光是一个西直河石材市场就拆掉了80万平米。
目前,全市的新增违建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北京乡村和农村地区还有存量违法建设用于仓储等。按法律规定,土地不得私自出租出让。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集体土地实际上形成了出租关系,签订了用地合同。
合同期限没有到,解除合同并拆除违建也存在法律纠纷,如果走法律程序,时间会很长,但拆除违建任务通常较重,也有时间期限。这一点让不少乡镇很困惑。目前只能协商并给予适当补偿。但补偿的标准很难掌握,这些都要进行评估。
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允许,合同应是无效的,建议出租集体土地和资产,没有经过合法的村民代表大会程序,是否可以认定合同无效。第二步再确定补偿机制。土地出租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大多在2000年左右签订。预计5年后,合同将逐步到期。但合同到期后,地上投资建筑物是否归村集体所有,没有明确约定,拆除也会遇到阻力,这也需要研究对策。
复诊人:市人大代表、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
发现违建推广视频探头
目前发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手段正在不断完善。天上有卫星,通过遥感发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地上有巡查,村里也有协管员和信息员发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市民还可以通过12336举报;北京正在试点推进视频探头,在违法建设、违法占地多发区安装探头,24小时监控。
通过以上手段在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刚动土时就发现,并及时制止,制止不了就向上一级报告,把违法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不能等到房子建成后,再去拆除。那样难度大、成本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北京正在试点视频监控违法占地、违法建筑,视频探头是24小时不下班的忠诚执法人员。探头没有“情感”,不可能说它认识谁就不拍谁。一个视频探头在平原地区可以监控几千亩地,图像清晰,效果很好。
另外,视频探头可以360度旋转并有报警功能,监视范围内有动土情况,它会提醒并闪灯通知。执法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