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媒体对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兼执行董事李玉芳女士的专访实录:
媒体:香港有受到电商的冲击吗?
李玉芳:香港也有电商,但有时候亲自去买东西也是一种乐趣。我下班去减压的地方就是city'super(高端精品超市)。我会去发掘一些新的食品,新的调味料。
而电子商务,对消费者来说始终是隔着屏幕来看一个东西,感觉不够真实。所以对香港来说,超市或者精品超市是有得做的。
媒体:注意到海港城已经不光是一个购物点,九龙仓要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旅游点,这样是为了更加可持续吗?
李玉芳:就是旅游点,但可能不只是说旅游点这么简单。
目前海港城差不多四成的客户是游客,另外六成是本地人。因为基本上海港城有很多办公楼、住宅还有酒店,它关上门也有5万人在里面办公生活,我们照顾这么多人的需求也是一笔大生意。
所以香港本地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游客的数字经常有变数,但本地人比较稳定。我们开门做生意,不是想着任何一个类群,我们是想着很多种类群,游客只是其中一种。
同时,老实说我们看游客只能看一个总数,我们不知道游客到底是老中青哪代人。现在很多人都说cross generation(交叉世代)。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一定照顾不同阶层和年龄层的喜好,再去考虑商户组合。
九龙仓的宗旨就是,你进来商场不一定买东西,可以看海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例如热的时候可以进来吹一下空调,看一下艺术品,在心态上有一种释放。我们就是这个目标,所以我们尽量照顾到不同年代的人。
另一方面,游客确实很重要。因为香港是东方之珠,灯红酒绿,夜晚的景色很美。我想你从月球看下来,你可以看到香港晚上很亮,到晚上9点钟还是很亮。如果你看外国的城市,8点钟已经是黑黑的。
我们就是希望游客来的时候,能够有海港城这么一个地方让他选择。
媒体:海港城酒店这边生意应该也很好?
李玉芳:我们酒店,在香港来说入住率很高。黄金时期的入住率是100%,就算不是黄金时期都能超过80%、90%。
媒体:担心香港目前零售市场的发展吗?
李玉芳:本港来说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到内地游客的消费欲望。
当然,我们一贯来说已经不是靠单一类型的游客。我们有一支专业团队,到世界各地去推广海港城、时代广场等,韩国、日本、菲律宾都是我们很大的市场。我们甚至已经去到泰国、印尼、印度去推广,希望能够拓宽我们顾客的层面。
最重要是能够有多点游客,每个人的消费多多少少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增长。不一定是大单,小单集聚都已经足够了,所以我很欢迎所有游客来。目前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是不是比以前消费少了?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我有点担心。但事实上你能发现,当你做游客的时候,外出消费的心境就比在自己本土消费开朗。
媒体:目前内地很流行“消费降级”,九龙仓对于内地这个零售市场怎么看?
李玉芳:我们最近在内地开了长沙IFS,成都IFS开业快5年了,重庆IFS开业一年多。我们在东北还有大连时代广场,上海也有大上海时代广场。如果仅观察最近这几个月的销售额,我们商场的生意是没有什么变动。
但我们察觉到,国内的中产阶层(以年轻人为主)确实是增大了。他们接触的世界大了,他们的口味有了不同的变化,他们很喜欢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国内暂时来说,只要你的商场有足够的号召力,而在临近的省没有这么有体量这么有质素的商场的时候,我们就能从隔壁省市把人流都吸引过来。所以我们的推广不单只以市为中心,我们会以市周围的县,或者以整个省为中心点。
香港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但香港人口味成熟得来是比较有个性的,因为他们接触的牌子很多,在这里,可能有些衣服的牌子在其他地方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当然国内市场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栽培,但是以我们这些年来的经验,可能感觉国内的同胞已经非常年轻化,也敢试新,开始慢慢接受新的刺激。
例如一些设计师品牌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了。他们可能受网红们的带动。我们叫KOL,网红效应。
媒体:在商业运营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玉芳:我说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做一个商场的经营者,雕塑在很多商场都有,但是品味是否到位,和品味好不好会有差别的。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做任何事都有品味。
好的品味很重要的,而好的品味是怎么来的?是靠我们长时间去积累。为什么九龙仓能够比较特殊?就是品味。这个东西很重要,没得教的。公司同事有时候会拿方案出来给大家看,大家互相研究。如果那个东西没品味,就一定不做。我们所有拿得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好品味,还有一些前瞻性。
就像我们2013年搞的“大黄鸭”,为什么这个黄鸭能够这么轰动,是世界性的轰动?其实这个黄鸭很多年前在悉尼跟大阪都有做的,但是他们没那种气氛。气势也很重要,因为没有推广活动的推动,就摆个东西在海里,人家怎么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但是我们不同,2013年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感情的带动很重要,因为大部分香港人小时候,都有小黄鸭在沐盆里面,爸爸妈妈叫你不要吵,乖乖冲凉,这只鸭就在浴盆里叫。
这是每个人童年的回忆,他们对这只黄鸭有一种感情的联系。所以我们做什么推广活动,或者要做艺术品或者什么都好,都要有感情的牵动。你没有感情的牵动,就是石头一块。
同时,你如何演绎这种牵动也很重要,不是只是这样,好像这个黄鸭怎么牵动的?我们在海港城外面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黄鸭,让小孩子可以骑上去。我们同时做了很多短片放上Youtube,告诉别人我们黄鸭的概念是什么,黄鸭是怎样诞生的,那只黄鸭是如何从葵涌游过来的,这就像一个故事一样。
还有我们成都IFS的大熊猫艺术装置,一开始我的同事说做熊猫的时候,我说有没有搞错,还做熊猫?我说当时四川来说来福士是做熊猫,无数人也做熊猫,熊猫已经泛滥了。后来大家讨论出来方案,还是要做。因为熊猫在国际舞台上是代表中国,熊猫就等于中国,我们做这个东西的原因是要将国际舞台的反应带回来成都。
不是将成都带出去这么简单,我要将国际的效应带回来成都,让成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自然我们成都IFS的地位也会提高。
媒体:开业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李玉芳:我们2014年开张的时候,在成都是一件大事,从来没有试过一个地产商这样一次性开了20万平方米的体量。
商场开业的时候,商铺就开了六成。有些牌子坚持自己的时间表,但大部分我们都去游说他们合作,一起开业。
同时,开业时我们做了一个慈善,找到很多国内的名人,也有国际的名人。国际的名人为什么愿意帮我们做一个推动?因为他们喜欢熊猫。当年我的团队也很努力,2017年我们走出成都,去巴黎,找巴黎第六区政府。我们推动红星路跟左岸很出名的圣日耳曼大道,结盟成姐妹街。
媒体:好像九龙仓成都IFS和附近的太古里项目,已经成了当地人和游客必到打卡的地方了。
李玉芳:是的,不过当时来说春熙路仍只是一个步行街,还不是一个高档的购物点,我们将这个趋势扭转了过来,让顾客觉得有一个高档的购物点过来了。接着加上太古里,那是古迹,我们是新建的,两相呼应,这个区基本上完成活化了。
地点很重要。例如,几十年前香港尖沙咀的旅游重点不是海港城,是弥敦道,弥敦道人流很多。海港城没有地铁能直接到,从最近的地铁站出来也要走很远。但当我们做得成功的时候,地铁也差不多能接驳到,下面加了一条延长的隧道。
一个项目如果能够做好一个地位,而且有良好的硬件加软件,就算地点不是这么理想,你都可以通过创造一个独立的新地点,促使很多交通自然地靠近这里。
所以,最重要就是无论怎么都好,懂得经营是很重要的。你说国内的商场大吗?有很多大商场比我们更大,但是你要如何将它经营成一个潮流的领先地位,就很难。每个人都希望去有型一点的地方,都不会想去一个无型的地方。所以经营很重要。
当然软件很重要。你的内涵够不够丰富?如果你能够做多个品牌的选择,你和品牌一起互动去搞很多推广活动,那你的地位就能一天一天地提升。
比如长沙IFS,长沙是一个新的城市,新的城市我们带了很多新的牌子过去。于是我们就找了KAWS这个艺术家。KAWS很出名,他的作品现在在一些国际的拍卖会上,价钱升得很厉害。他是一个很年轻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开启潮流的带动者。
我们认识他的时候是2008年,他在香港的第一个展览会就在海港城举办。
媒体:你觉得现在长沙IFS,已经步入了一个比较好的轨道了吗?
李玉芳:是的,一个好的建筑物对一个城市会带来一个正面的影响,25万平方米,是一个大舞台。同时,我们长沙IFS的目标不只是长沙市,希望是整个华中区。
媒体:有人担心,九龙仓布局了太多非一线城市。比如长沙,他们觉得长沙就是吃喝玩乐很好,但是消费不会有像一线城市那么好的回报。
李玉芳:很多人都说长沙人的消费未必到位,但是这是可以刺激的。可能长沙人以前要去别的城市买东西,现在不用了,可以在长沙IFS买。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