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房时代
以货币化改革为标志的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已近20年,可谓成果丰厚,问题也突出。当前,中国住房改革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未来,既不能走“以实物分配”为特征的左拐道路,亦不能走唯“货币化为特征的商品房”右拐道路,而是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下,继续朝构建住房租赁市场发力。
当下,在政策设计以及落实上,如何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一体化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乃是如何改革应有之义。
广州租购同权:理想如何落地?
在教育资源矛盾依然突出的时期实施租购同权,可能会给租赁市场和教育两方面都带来新的问题。租赁市场热起来了,又会导致无房者不仅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而对教育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上同权,但机会上很难实现均等
资料图:楼市。孙睿 摄
“有了租购同权以后,怎么能通过租房上更好的学校?”
8月14日晚7点半,广州市建滔广场四楼,一位家长抛出的问题,引发了一阵笑声。这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为家长免费举办的“2018广州幼升小全年规划讲座”。
“那就要拼概率了,运气好的话,你能读育才学校,运气不好的话,你可能被分到杨箕小学。”培训老师回答,要想通过租房上“名校”,基本没有可能。
在一个广州本地社区网上,育才学校被归类为越秀区“次名牌小学”,属于第二梯队,而杨箕小学则被划归为“不值得买学位的小学”。
“租房入学的政策在广州一直都有,不是新的政策。”培训师看上去很年轻,却对广州市各区入学政策了如指掌,还帮家长们总结了一些关于入学面试考题、各校赞助费行情等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经验,“租购同权细则还没出,但对租房者其实影响不大,对房东的影响反而更大。”
前来参加讲座的学生家长王霞也对租购同权的细则非常关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她用什么方式把手里这套学位房租出去。
为了让孩子就读在本地人心中排位靠前的农林下路小学,王霞在农林下路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学位房,而手中的另一套东雅轩小区的房子,则空出了一个中山二路小学的学位。
“这套房子租给普通租户,就是每个月4000元,租给想要学位的家长,房租多少我还要想一下。”王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看到有媒体报道,如果要占用房东的学位,有房东要一次性收取12万元的“学位占用费”,“我要看政策细则出来是怎么样,我不能踩在刀尖上。”
这正是一些教育学者担心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学区房高烧不退,租购同权又将教育和租房捆绑在一起,可能不仅不会降温,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你用房东的学位,任何一个房东肯定都要收一笔钱。”王霞态度笃定,“只收4000元房租,那是不可能的。”
资料图:一处商品房在建中。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