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生变
“各地方政府关于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态度事实上比执行"414"新政要积极得多。”在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看来,这主要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
与土地财政一次性为地方政府带来庞大收益不同的是,房产税是在物业持有环节征税,为地方政府带来的是更持续稳定的税收收入。
不管中央对信贷调控还是土地调控的坚持对地方政府影响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大部分一线城市几乎无地可卖,二三线城市用地也日趋紧张,以往部分城市一年动辄数百亿元的土地财政日渐告急。
“以"税调"取代"政调"是国外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的经验,不仅可以改变"政调"不稳定因素,还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把GDP当成倒卖土地的扭曲现状,改一次性的卖地财政为税收的细水长流,从根本上增加投机性住房的投机成本,从而让楼市健康发展。”知名房地产研究人士杨成晓表示。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公开证实,我国将推进房产税改革,它的开征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一个稳定的主体税种。
据记者了解,在财政部近日举行的地方税专题工作研讨会上,部分地方财政系统人士甚至带着地方“意见”来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在他们看来,以房产税收代替土地财政之后,一切工作都需重新考量。
新闻背景
8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表示,“中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新设计税收的分享比例,重点是要健全地方税的体系,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限。”其中包括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统筹企业税费负担,实施资源税改革;推进房产税改革;继续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上述表态意味着税改下一重点将是从根本上扭转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解决土地财政推高地价的问题。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