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借贷资金来源广泛,借贷活动主要基于个人信用,以亲缘、地缘为纽带。
从借贷活动的资金供给方来看,民间借贷中介吸纳的资金多来源于亲朋、同事。资金来源主要有储蓄、土地补偿金、拆迁补偿、资本所得(租赁、盈利)、银行贷款、信用卡套现等,其中银行方面的来源占到30%左右。
由于资金出借活动几乎完全基于个人信用,通常较少有正规合同文本,也较少有对资金投放的具体关注。大多数借贷活动经过1-3个资金中介,也有民间借贷活动直接发生在企业之间。
第四,资金流向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及煤炭等行业。
根据上述调研报告,投资公司、寄卖行等民间借贷机构融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煤炭选采、运输以及加工业,其中又以房地产企业融资占比最大,用途主要是企业流动资金周转;100万以下的小额资金流向主要为汽车经销商、个体工商户等。
由于民间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企业,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天津高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调研显示,去年鄂尔多斯核心市区大部分商品房售价已在7000/平方米元以上,其中一些高端住宅项目的售价已突破2万元/平方米,逼近北京、上海。(来源:上海证券报)
民间借贷“双刃剑”
提起民间借贷,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高利贷”、“利滚利”、“非法集资”等负面形象。在鄂尔多斯、陕北神木调查期间,记者也听到类似“负债人潜逃”、“投资人血本无归”等版本的传说。那么,真实的民间借贷是否被“妖魔化”?又该如何看待数额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要辩证地看待民间借贷这一市场,既要看到它们为民营经济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民间借贷潜在的金融风险。”提及当地发生的石小红案,鄂尔多斯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孙建平在一家茶馆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间借贷”犹如一把“双刃剑”。处置得当,既可以使资金方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也可帮资金需求方解燃眉之急,把握商机,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而处之不当,资金方可能面临资金收回风险,资金需求方也会承受高利贷重负。
在孙看来,目前鄂尔多斯的金融需求缺口非常大,而当地主流的银行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自然也就催生了当地活跃的民间金融。“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地区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而金融业却没有同步增长。
记者也注意到,在鄂尔多斯,银行机构长期以来仅限于几家国有银行,几家股份制银行也是近几年才入驻。而在陕北神木最繁华的大街上,仅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神木农商行等几家金融机构。 除了在物理网点覆盖不足外,当地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上也难以满足当地的企业融资需求,在信贷收紧的今年,想从银行获取资金更是愈显困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当地民间借贷在近七八来“凶猛生长”。不过,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过多资金进入民间借贷体系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当地一位金融专家表示,今年央行针对国内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实行从紧的信贷政策,鄂尔多斯各商业银行停止发放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的贷款,部分流动资金紧张的房地产企业转而求助于民间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较高,资金成本的加大,变向推高当地房地产价格。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