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同盟逐渐瓦解
与2008年相比,深处调控漩涡的2011年,开发商却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价格同盟。当然,这说的是10月份之前的事情了。
之所以,在前三季度,东莞的开发商竟然保持默契,形成了价格同盟,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解释认为,“经过2008年后,开发商都得出一个经验总结:谁先跳,都不一定会有好处,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受过伤,受过教训,所以,这次的默契,更多的是对过去经验的一次集体再判断。”
然而,随着不少楼盘“以价换量”秘密进行,此前一直保持还算统一的价格联盟正遭遇瓦解。作为东莞楼市竞争最激烈的片区之一,西平也不例外。
随着上述两大楼盘的价格屠杀战略,临近楼盘也深感危机来临。于是,营销策略一波接一波。比如,该片区一楼盘与深圳中介合作,进行“路人营销”,还推出为首次置业的客户提供“首付一成”策略。事已至此,正如该项目一位负责人所言,“压力巨大,跑量为先。”另外,为突击出货,上周六,还推出公寓产品,区别于片区竞争激烈的刚需户型。
事实上,“所有的价格联盟,当面临最差的市场利益权衡,都是虚无假象,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又不是一个开发商。”姚丽军认为,即便是同一个开发商,也会有不同的营销策略,比如这个盘玩玩花招,撬动一下市场,另一个先不卖等待市场转机,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西平楼市来说,这样的描述正在变为现实,当然,全市的情形也大致如此。若市场低迷状况持续发酵,价格同盟正在从各个小片区逐步瓦解。
记者观察
不要指望不靠谱的价格同盟
很显然,楼市正遭遇着冬天。不过,开发商口中仍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念念有词。于是,“抱团取暖”又成了另外一种“想当然”的希望。不过,在逐利的商人面前,紧靠心灵或口头上的契约很难使“抱团取暖”成为现实,所谓的价格同盟都只存在于价格上行时。
土地市场最好的时候拿的地,市场最坏的时候卖房子,又处在最热的片区,于是,弥珍道的困境几乎成了楼市调控的经典案例。
西平周边的几个开发商,都经历过2008年的困境,都不想伤害整个片区的价值。于是,在定价早间,都在非正式场合通过不同形式劝诫对方“定价不要定太低”,默契形成,“9”字头近万元的价格同盟就此形成。当楼市调控向纵深推进,片区的开发商都在担忧:谁会“贱卖”西平?
于是,当有人推出特惠单位,或进行特异的营销策略时,会有竞争对手起而攻之,这足见可以知道,瓦解“价格同盟”是一件相当不得人心的事情。
群起而攻之确实下下策。因为,同行相亲,反而将整个市场扰乱,对整个市场的信息并无帮助,开发商目前是一个集体的身份,更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
显然,目前仍处在各类价格联盟面临困境时期,但东莞的实质性观望是从10月下旬开始,至今也一个半月,但最艰难的时刻显然并未走近,开发商终于迎来央行的决定,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于楼市而言,尽管这样的信贷宽松政策杯水车薪,但仍被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毕竟,心理影响要远远超乎市场真实状况。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