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旗山片区,松山湖片区因为山水资源占有先机,因此身价倍增,目前的不少洋房均价已经突破1.5万元/平方米。西平也不例外。依托城市规划带来的利好,城中心的概念让该片区的不少楼盘自涨身价,已经坚挺地站上“8”字头。表面上看,不同区位的商品房,“身价”大不同。而开发商对自身片区的炒作,也让这个片区的业主身份有了尊贵感,这就造成了城市中不同群体的身份阶层差异。
但宋丁认为,这种差异并非是商品房带来的生活异化,而是正常的市场影响。“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城市是平面的,都是立体发展的,不均衡才会形成发展动力。”宋丁认为,在城市繁华区,往往生活的就是高端阶层,“社会的宽容度会允许这种情况产生,而几十年来所遏制的都是贫富的状态,一直倡导的就是稍微的差异化。公平不等于平均。反映在住房需求上,也同样会表现出来。”
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也认为,好的资源会被高的资本所占据,这是当这个城市融合度越来越强,或者城市的容量越来越满时,城市圈层都会再次发生变化,“并非是房地产形成的,而是资本影响的。当资源不够时,会相互渗透。而当几方的包容性更强时,中间阶层的区分也会更模糊,但两个非常极端的人群会很难去融合。”
商品房规划生活
楼盘命名应锁定村土历史名
与商品房美化、异化人们生活相比,楼盘本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更大,而作为新的城市坐标,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认为,这是需要多方提前介入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重建地理,重建地标认同的过程中,“政府、开发商稍微用心一些,就会优雅一些,不用心,就会很粗糙,很商业。”袁奇峰说,在重构地理记忆过程中,放任开发商去自由发挥,就会变得很商业,很无序;与历史地名会完全脱节。
袁奇峰认同这样一个标准:新的地名与旧的地名进行融合,旧的不要湮灭了,新的要把旧的重新进行传承;“要认认真真地进行地名规划,一个城市要有创新,有文化因素的介入。”
广州对道路命名的做法值得借鉴。据媒体报道,广州市地名办负责人说,村土名也会进入道路名。在广州南站这批地名中,大洲路是最具代表性的道路,大洲村是当地一条村,村内原本有一条村路,如今道路改造后,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将新道路命名为大洲路。而韦涌村也是当地土名,村内道路命名为“韦涌路”。而韦涌村内有个地方土名叫“上格海”,连接这个地方的道路就叫“韦海路”。广州市地名办负责人说,将当地历史上土名、村名等元素引入道路名称,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历史文化延续下来,比如珠江新城中的猎德村,现在有猎德大道;新增的路名一般不会改名,“而历史遗留的路名问题只能想办法改”。
猎德大道就是袁奇峰建言的案例,“不止是东莞,全国做得都不好,不过很多地方都开始在行动,要文化学者提前去介入。将原来区域地名进行锁定,村庄没有了,但是道路、楼盘都还会有。”
专家视点
楼盘“一不小心”成为城市新地标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宋丁
之所以成为这个地标性的建筑,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急速扩张的进程当中,楼盘成为基础功能性的产品。首先,人要满足居住,古时有牌坊文庙,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一个阶段时,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东西。
但是,目前中国正处在急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居住问题,而并非是特意去找一个文化地标。所以说,在城市化进程中,楼盘阶段性地成为地区记忆的代名词,产生了这个作用,并非是人们想以它为坐标,而是无意成为地标。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