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5.4%——这是新近公布的去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的走势;上涨2.8%——这是去年上海剔除保障房之外市场化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的变动。这般“涨跌难辨”的情况,在多个城市房价数据披露时均会遇到。
2012年,楼市调控的指向已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目前房价究竟是涨是跌?实现房价合理回归,“市场之手”与“政府之力”如何掌握?
数据和感受缘何不同?
上海市统计部门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13448元,比上年下降5.4%;不过,剔除经济适用住房和动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后,去年上海“市场化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21584元,比上年上涨2.8%。
类似情况在其他城市亦有出现。比如,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2011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比上年下降6.3%,实现了“稳中有降”的控制目标。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2011年北京“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均价同比上涨约7%,而新建保障房成交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实际上两个构成部分的价格均没有出现下降。
有人认为,从一些城市纯商品住宅的价格来看,房价依然明显过高;也有人认为,如果把保障性住房价格也考虑在内,部分地区房价已经初步呈现出“合理回归”的积极态势。
对此,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房价”应该涵盖各种不同阶层的住房价格,包含商品房和保障房,“合理的房价就是合理的房价体系,就是‘不同阶层的家庭都能承担得起与其对应的住房’。”
回归与“合理”回归?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面“停涨”、房企不断退市、不断有“大佬”陷入资金危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楼市有待实现四大“合理回归”:
其一,住房价格从“上涨下降”回归到“稳步运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显示,1996-2011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5.5-8.03的区间波动,“房价偏高显而易见”。其中,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样本的平均值则高达14.1。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则认为,“房价合理回归”,是要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比如房价涨幅在CPI与GDP之间,即高于CPI增幅、低于GDP增幅就应该是合理的。
其二,行业利润从“一本万利”回归到“合理利润”。复地集团董事长张华说,这几年随着政策收紧,购地费用往往需要企业自有资金支付,加上地价上涨,“尤其是前两年拿的高价地,目前销售时利润已大不如前,一些企业为求跑量,一些项目甚至无利可图。”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认为,靠囤积土地、房价飞涨来牟取暴利的发展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