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产品属性从“投资产品”回归到“居住产品”。在一些城市,一边是不少人买不起房,另一边是成片的住宅售后遭遇空置,住房产品属性异化。数据显示,调控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已基本被挤出市场,居民家庭首次购房比重接近90%。“‘限购’释放出明确信号,商品住宅应该首先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
其四,市场结构从“商品房独大”回归到“两条腿走路”。保障房的长期相对短缺,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因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应防止地方政府对调控的“行政手段”产生过度依赖,以为楼市“一限就灵”。“市场之手”与“政府之力”如何组合运用,应是下一步调控的重要问题。
“有住房”还是“有房住”
高房价要降多少才是合理,是否要降到让人们都买得起?住房保障是要让人“有住房”还是“有房住”……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中,各方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莫衷一是,并经常把“房价问题”和“住房问题”混为一谈。
“房价上涨或下跌,都会有住房问题存在。”顾云昌说,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是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风险;但住房问题并不是靠控制房价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政府积极承担起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
专家表示,从整体和全局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不是超前,而是滞后的。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每年有上千万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意味着住房供求关系的失衡存在着某种内在动因。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直言,假如房价下降20%-40%,基本上所有上市房企都不得不面临亏损或倒闭的风险。业内预计,今年房企的资金链恶化程度将超过2008年。
专家认为,在此大背景下,解决房价问题,关键是要遏制房价“大起大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本面,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对宏观经济造成系统性风险、影响居民合理的财产性收入。因而,调控应更加注重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应用,并研究好与“限购”等政策的衔接。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