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等多地见势缩水供地指标
与去年调控期间给房企优惠、积极推地的心态相比,土地部门的决策者们,今年似乎决定坦然接受土地市场再陷冰点的现实了。清明节前夕,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2012年住房土地供应计划出炉,但令业内没有想到的是,各地的供地计划都不约而同地有了大幅缩水。
供地计划缩水超10%
“今年楼市调控在短时间内不会放松,所以土地市场的这种冷清近期内也很难改变。”北京市国土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而对土地市场的这种低温走势判断,也在北京市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表露无遗。
根据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北京市今年计划供应土地总量为5700公顷,与去年的6500公顷相比,缩减约12%。其中住宅用地供应仅为1700公顷,比去年的2550公顷减少了三分之一。
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说,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不好,开发商普遍放慢开发的节奏,土地流拍和底价成交的现象逐渐增多,如果政府继续大力推地,那只会令地价越来越便宜。
无独有偶,上海市出台的今年土地供应计划,与去年相比也有了大幅缩水。今年上海市土地供应总量为1000公顷,相比去年的1200公顷,下跌了16.7%,为3年来最低点。
不仅如此,据记者调查了解,除了京沪等一线城市之外,土地市场趋冷的态势也让湖南、山东、江苏等省也调整了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其中,湖南省今年土地供应计划比去年缩减的幅度最大,缩水了近24%。
“从目前省内的土地市场来看,土地成交低迷,即使大力供地,开发商不拿地或者采取缓慢开发的策略,那么对住宅的市场供应还是无法起到好作用。”山东省国土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出现的土地流拍和底价成交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并愈演愈烈。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3个重点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4%,处于近5年中的同期低位。而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至今,13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流标率持续攀升,其中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地甚至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位。
“供地计划的缩水调整,实际上表明地方政府本身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就不看好,”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政府推地的规模事实上代表着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信心,去年地方政府大力推地其实是寄希望于地方政策的微调,但事实证明,地方屡次尝试的微调中央并未放行。”
“未来销售预期不好判断”
当然,市场的低迷表现和地方政府减少供应的心态,究其原因,都与开发商的“不拿地”有关系。由于销售始终低迷,开发商的拿地热情急剧降温。
今年以来,万科地产仅公告了一宗新项目,即广州黄埔文冲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承担综合改造成本约14.97亿元。相比之下,2011年1-2月万科披露的新增项目多达15宗,支付的土地价款超过75亿元。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