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加速 遭遇资源瓶颈
南城,这个拥有56.6平方公里版图的东莞核心街道,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位”困局。
这里,或许是不少东莞人眼中一个极佳的生活据点,因为这里是东莞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和人才聚集中心。
却殊不知,作为中心片区,南城所需要承受的教育压力并非其他片区所能感受得到的。
自从200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所在的行政中心从莞城迁入南城之后,这里快速成为一个财富集聚、楼盘聚集、人才聚集的洼地,钱来了,楼来了,人来了,跟着人一起引发的教育压力也来了。
仅从地产发展可窥一斑。有数据显示,南城房地产市场从2010年开始起飞,南城每年成交房产6400-10000套左右,年均成交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成交面积稳定在全市总成交面积的20%左右。而自2004年起,南城房地产已经持续火热了近十年,总成交套数超过50000套。
那么这50000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商品房背后,可是超过数万个入住南城的家庭。需求的增长和供给的有限,必然导致改革的必然。来自南城官方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困局——随着南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的逐步成熟,南城累积下来需要提供给“楼盘生”的学位就高达42000个。而南城8所公办小学每年所能提供的新生学位仅在2000个左右 。
但就在即将来临的新学期,这个学位紧缺局面可能会更加凸显,因为2007年、2008年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就要来了,这些即将迈入小学门槛的“宝宝”们很有可能成为压在南城学位紧缺难题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引爆学位危机
2007年,在范伟的记忆中,是他所在的学校生源快速增长的分水岭时期。
2007年,在南城宣教办的解读中,是南城楼盘开发成熟,入住率上升,学位需求增加的年份。
从人口计生的角度,那一年,是金猪宝宝扎堆出生的年份。接下来,则是“奥运宝宝”们出生的年份。
2006年,萧丽娟就已经到了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工作,如今,她已是该院产科副主任了。她还记得,市人民医院没有搬迁新院时,产科床位只有80张,“我刚进产科时,在医院分娩的孕妇主要都是本地人,后来,外地人就越来越多了,到现在,外地人比本地人多了一半。”
萧丽娟记得,2007年、2008年,到产科分娩的人确实比较多,加床的情况比较常见,“2008年8月8号,不少人选择了在那天剖腹产,那天预约剖腹的有10多个人,我半夜还赶回医院做了一台(剖腹产)。”
赶着特殊年份生育已并不新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一名资深医生说,去年是龙年,当年该院生育的龙宝宝有9300多名,比往年增长了30%,“这是不太正常的,以往我们平均增长率是百分之十几。”
根据数据显示,从2005年~2012年,东莞每年出生人口数(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别为34874、49741、69454、64957、42513、39393、60677、68702人。从近8年的年出生人口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在数量上非常突出,有明显增长,2007年与2006年相比,年出生人口增长率高达39.6%,与此同时2008年与2006年相比,增长率也不低,有30.5%。
而且,2007年、2008年这两个“好年份”,流动人口年出生人口数量开始明显多过户籍人口,分别多出34490、28193人,2006年,这个数字仅为16103人。
其中,从2005年~2012年,南城每年出生人口数(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1051、1643、2221、2253、2495、2647、2583、2753人。从近8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除2011年外,数量都呈现逐年增长,其中,2006年、2007年,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6.3%、35.1%,随后,增长率都在10%以内。
扎堆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俨然已经成为引爆南城学位紧缺困境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