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怎样能加快这个转型升级以及创新的速度?
吴庆:中国的经济政策要做的事情就是促进转型升级,让转型和升级来得更快一些,走得更远一些。中国政府要更少花钱去做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的政府财力会用在改变基础、体制、建立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转型方面,政府要做哪些事情?在经济学家眼中,方法很简单:只要做好“降低交易费用”和“明晰产权”,就能让经济发展。
记者:能否具体讲一讲如何降低交易费用和明晰产权?
吴庆: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第一个就是电子商务,还有现在热门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这是世界经济进入下一轮复苏的重要推力。同时中国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审批,也是降低交易费用。
在产权保护领域,我们也有两件重大的事情是可以采取行动的,一个是农村土地问题。目前土地产权是不完整的,期限短而且不能交易,导致资本无法和土地结合,进一步导致我们的农业生产相对落后。
我认为,中国农业即将进入一个转折点,之前是靠数量的增长来创造价值,未来是靠质量的增长来创造价值。中国人已经从基本的温饱要求变为吃得更安全、更好,相当多人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改善饮食。因此农业的增长空间可以翻几番,增长速度的潜力超过两位数。
另一个产权保护的领域是指知识产权。世界经济未来的增长是靠创新,信息技术降低了交易费用,创业的门槛变得很低,未来会有甚至30%的人选择创业。在这个需要创新的年代,不是靠体力来创造价值,而是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想、新的模式,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不保护知识产权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愿意去创新,因为你创新的投入得不到回报。
今年就业会超额完成任务
记者:创新和升级转型还相对较慢,房地产形势也不容乐观,8月份的系列经济数据也并不理想,你对目前宏观经济怎么看?
吴庆: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逻辑是“保增长为了保就业,保就业为了保稳定”。现在看来,2014年的经济情况和我们2013年时猜测的有所不同,重大的差别是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但就业指标超前完成。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吴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是因为国际经济的相互影响。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我们不能只看自己,还要看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重要经济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
美国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会给全世界带来好处。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我们能够分得相当的比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比如一个iPhone手机,经济学家对iPhone5做过专门研究,价值6000元人民币的手机,我们只能分到1%-3%的价值,但其创造出的就业岗位,相当部分落到了中国大陆,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今年我们经济增长要达到7.5%的目标有难度,但是我们今年的就业目标,很快能超额完成。
记者:7.5%的目标有难度,那你认为能达到多少?长期来看又如何?
吴庆:我有两个判断,一个从中长期看,9%、10%已经永远结束了。短期内我们经济增速在7%左右。
我们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中长期模型得出的结论,中国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前我们的常态是10%左右,但未来,在新常态到来后,两位数的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了。第二个就是短期预测得出的结论,合理的增长速度在7%左右。以后我们的增长速度大概在6%左右,经济增速会出现一个台阶式的稳步下降。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在下行,并且还没看到转折点。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