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这个转折点呢?
吴庆:我的看法,就是在重大的改革措施出台的时候,转折点就出现了。所谓重大的改革措施就是像土地制度的改革,或者是知识产权保护,或者说我们金融体制里头的重大的改革发生。下一步在金融领域还有两件事要迈出步伐。第一件事是“监管体制的改革”,第二件事是“国有企业的改制”,这两件事情启动,金融改革才完整。
人物
25岁才立志向学的“工人”
1990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毕业后,吴庆回到了家乡四川的一家工厂工作。22岁那年当上了车间主任。但他在三年之后,放弃了那份工作脱产读研究生。
“那个工作感到后来真是太简单了,每天的工作10分钟就干完了。剩下大把大把的时间闲着。我那时年富力强,总想做点什么。”吴庆说道。
在那段“闲暇”受捧,吴庆漫无目的地阅读各类书籍,其中一本《货币银行学》引起了他的兴趣。1994年,25岁的吴庆辞职赴西南财经大学攻读货币银行学专业,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毕业之后到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之后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了博士学位,还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
吴庆自称:25岁才立志向学,35岁才走上正确的道路,45岁才爬到一定高度。
在英国期间,他曾做了一个《选址模型》的纯理论课题,虽然小有成就,但他依然醉心于观察现实的经济生活。
吴庆认为,这个世界分工很细致,科学研究也是一个产业链,有人做前端理论研究,有人做后端运用实践。做理论可能对这个世界没有直接的贡献,但理论的进步会影响这个世界100年。比如科斯1937年的论文,能够影响经济学界100年,但他不能帮助失业的人找工作。
“我的价值取向是做接地气的研究,观察这个真实世界在做什么,争取用我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做一点解释,甚至做一点预测。观察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有乐趣了。”吴庆说。
过去三年时间里,吴庆几次到影院里去看好莱坞大片,但他每次都睡着了。他觉得虚幻世界的惊险刺激远不如现实生活,现实比剧本还要精彩得多,而且现实生活是一部连续的大片。
吴庆自称,现在这个年龄更适合旁观,但他要积极旁观,不吝指点江山。
同题问答
Q:对2014年的经济社会运行,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A:决策风险:在改革问题上犹豫不决。
Q: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300多项改革中,你最关注哪一项?
A: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里头,但凡其中有一个发生了,我觉得就是了不起的。
Q:评论认为,未来两年是改革推进的重要窗口,你认为两年内,最有希望改变现状的是哪一项改革?
A:土地制度改革和知识产权改革。
Q:未来十年,你认为哪个行业最具投资前景?
A:农业。未来会淘汰掉那些低端产品,吃得更健康。
Q:你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A:首先要敬业,研究出成果;其次要坦诚,把真实的结论展现出来。
Q:你最推崇哪一位经济学家?
A:茅于轼,他直率、坦诚。还有吴敬琏,他非常敬业。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