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业销售方面,我们于2017年年初售出君临天下最后一个单位,并售出浪澄湾几乎所有单位,边际利润率随着我们出售库存而持续上升。每当买家出价理想,我们将会出售蓝塘道半独立式大宅。销情不快速但稳定。
展望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消除了市场的不明朗因素。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3月召开并宣布新一届政府班子,前景将更见明朗。话虽如此,目前情况其实已颇为清晰。只要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应会持续发展。预计未来数年,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介乎6%至7%之间。如果未来一至两年维持在6.5%以上,本人也不会感到意外。
对我们而言,这是个好消息。连同早前汇报对尤其是高端类别零售业务的利好环境,本人认为未来前景将更美好。这种种因素与本人六个月前撰述的不谋而合。2019年至2020年,很多新项目将相继开业,而其他大型优化工程亦会完成:昆明的恒隆广场、无锡的恒隆广场第二座办公楼、香港的山顶广场、沈阳的市府恒隆广场康莱德酒店、上海的港汇恒隆广场,以及武汉的恒隆广场。
鉴于上述情况,加上现有物业组合的稳健增长,我们的租金收入在未来10年应可有满意的增长,而且溢利应该会增长得更快。纵然过去七年我们经历了强劲逆风,未来数年或能够享受顺境。
本人希望就近年所发生的事再作补充,这有助我们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人于2011年年末首度向媒体透露,我们察觉到内地经济和地产业的一些下滑迹象。数月后,本人向股东撰述相同论点。然而,很多市场人士在当时的一、两年内都并未意识到这个下行的市况。这是为何当我们在上海以外的首四座购物商场开业时(自2010年起,每年有一座购物商场开幕,包括沈阳的皇城恒隆广场、济南的恒隆广场、沈阳的市府恒隆广场和无锡的恒隆广场),我们能够收取可观的租金收入。若然那些租约于2013年或以后才磋商,所获取的租金便会大幅下调。
我们或算幸运,能于一段时期获得可观的租金。可是,购物商场开业后不久,租户遇上严重的市道低迷。以他们要缴付的租金,实在难以达到他们期望的理想表现。我们开始听到要求减租的声音。这与租约条款相违,但无奈却是残酷的商业现实。假如没有作出让步,我们或会面临某些租户提早离场的严重风险。
由2013年起,当早期签订的租约期满再续时,多间租户的租金被下调是无可避免的。纵使我们经已审慎地调低租金,但空置率仍然上升。我们不是唯一面对这样窘境的业主,其他业主亦然。反之,我们的境况或许更见严峻,因为在2013年之前,基于集团的良好商誉和卓越往绩,总让我们能够争取到较大部分同业更优厚的租金。
诚如本人过去数年曾多次撰述,我们确实有某些内部管理问题需要解决。这始于2000年代末,当时我们正全力兴建购物商场。专业人才短缺不仅影响建筑团队,不久更蔓延至租赁团队。随着多个大型项目同步上马,我们扩大管理团队的步伐明显跟不上整体进度。
诚然,管理人员的短缺,的确令所有新落成物业都面对的初期问题变得雪上加霜。可是,这并不能解释所有营运上的挑战。上海两座物业从未遇过严重的管理问题,但同样经历当时的零售寒冬和面对销售疲弱表现。若然当时市况如2000年或现在般强劲,问题或者不致那么严峻,所以本人认为市场在过去数年是经历了一场“完美风暴”。
现在一切已事过境迁,我们乐见大部分管理问题都已迎刃而解,或正在解决。同样高兴的,是宏观经济环境渐入佳境。
2010年至2016年间可视为我们闯出上海的第一阶段,数以十万计平方米的发展面积纳入到我们的租金收入组合内。经过短暂小休后,2019年、2020年或以后便可视为第二阶段。本人相信,我们两段时期的经历将截然不同。首阶段路途极其艰辛;下一阶段应该会渐入佳境。不管是影响我们业务的内在或外在因素,今天看来似乎都对我们更加有利。
短期内,香港和内地的租金收入预期增长轻微。从2019年起,租金收入增长应会持续上扬,而租金溢利不久亦会跟随。
保守估计,我们将于未来数月悉数售出浪澄湾库存。毕竟,我们只剩余若干单位待售。适逢时机,我们亦应可出售更多蓝塘道大宅单位。往后,我们将会暂时成为一家纯物业租赁公司,直至部分内地发展物业如沈阳的市府恒隆广场、无锡的恒隆广场第二期、昆明的恒隆广场和武汉的恒隆广场的高端豪宅可供出售为止。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