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经济运行和房地产动态
——多部委联合打击囤房囤地 调控政策趋向稳定
继国土部向银监会提供“闲置土地”开发商名单之后,银监会也在协调住建部为其提供一份“囤房”的开发商名单。这是一份以“市场交易秩序”为标准的名单,具体包括过往曾因囤积房源、违规销售等遭到处罚的开发企业名录,而在此之前,以这些标准衡量记录良好的开发企业名单,已经转交给中国银监会。在此之前,国务院常务办公会曾明确提出要求,对涉及土地闲置、囤积房源、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信贷发放、授信、资本市场再融资以及IPO等方面予以限制。
——四部委联查地方融资 专家预估债务超10万亿
8月19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四部委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要于2010年10月31日前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报告报送财政部,抄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清查地方融资,表明更大规模的地方融资平台清查工作正式启动。此前央行的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和中国银监会的至今年6月末7.66万亿元这两个数据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已经超过10万亿。此次四部委联合清查的重要目标希望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以便于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国家发改委:各地应继续稳定房价
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据对36个大中城市监测,7月份,新建商品房价格略涨,存量房价格微落。新建商品房集中成交价为8680元/平方米(下同),环比(比上月)上涨1.61%;最低和最高成交价分别为6825元/平方米和13158元/平方米,分别比上月上涨12.91%和下降1.04%;存量房集中成交价为6398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13%。国家发改委建言,从7月份房价变化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跌价滞,房价走势趋稳,对市场变化反应较为灵敏的存量房价格出现回落。但近期部分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有所上涨,多数城市平稳,部分城市涨幅较大,各地应继续做好房地产调控和稳定房价工作。
——地方楼市新政迭出 楼市调控逐步落实
北京:开发商将不能直接售房屋预售款。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将规定:北京开发商不能直接收存商品房预售款,而是由购房人到监管银行付款,或是通过POS机刷卡直接存入监管账户。如果该项政策出台,将对开发商的资金链带来很大压力。在楼盘清盘之前,开发商不得私自挪用预售资金作为拿地等其他用途,这将使本已紧张的公司资金链又多了一具枷锁。预售款被监管,融资渠道收窄,或将促使开发商降价促销,加速资金回笼。
济南: 济南新近出台的房地产土地监管政策要求,供应土地3年内必须竣工,开发商拿地款需在半年内缴清;而囤地、囤房和故意涨价的开发商将被纳入诚信记录管理,一经发现,禁止其再在当地拿地
天津、河北等一些地区,已经实施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