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说,他曾经对这次调控也有“深深的忧虑”,但是仔细想“总有腾挪的空间”。与2008年相比,今年绿城比较有利的一点在于,它没有土地款的拖累。2011年上半年,绿城只花了23.3亿元买地。2008年8月,绿城就出现了20多亿元土地款的资金缺口。2010年,绿城已经调整了拿地策略,拿地总金额约290亿元,其中绿城按权益支付约为140亿元,其余由其大批合作伙伴支付。根据绿城半年报,截至8月26日,绿城的未支付土地款仅为18.2亿元。
在2008年的调控中,宋卫平是标准的“焦虑症患者”,他对空间异常敏感。汽车一进隧道,他就有压迫感,有很长的时间他拒绝坐飞机,“紧张,觉得不自由。”而这次,他自称心态好很多,“早两年要卖项目,我心里很不情愿。现在万一形势不好,我可以从从容容把项目卖掉两三个。”
绿城前几年被高歌猛进的发展所掩盖的矛盾,这次暴露无遗。“高负债率只是绿城受困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较为单一的产品线。”北京高通智库总经理张宏分析,拿绿城和竞争对手龙湖相比,绿城的房子全部集中在中高端,而龙湖的很多房子“白领也买得起”,产品线很长,相对风险比较分散。
绿城的另一个硬伤,是营销上的短板。“宋卫平对绿城的产品太自信了。”杭州地产界资深人士王旭飞说,绿城的基调就是以品质取胜,不重视营销。“它很容易在行业爆发时期跑赢大市,但是在逆境时很难突破。”这个说法在绿城内部也认可。“前几年的好形势把我们惯坏了,”绿城的一位副总说,“很多客户一路跟着买绿城的产品,我们的销售人员似乎没有开拓新客户的能力。”
激进背后的乌托邦色彩
高负债!
每次调控,把绿城推向危险边缘的,都是这一点。
绿城最近三年的公告显示,其负债率最低的是2009年的105.1%,2011年中报的负债率高达163%,超过绿城最困难的2008年底的140%。在楼市上行时期高负债并不是问题,而一但楼市下行、销售回款不畅,高负债会压垮资金链。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