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宋卫平开始在集团内部铁腕进行专业系统的垂直化改革,一度推行艰难。2010年5月,曹舟南受命筹备代建业务,绿城内部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架构已经准备妥当。代建是一种不受财务制约的发展模式,是行业大势所趋,包括万科、中海、保利等大型房企,近年来也都探索代建模式。但如此成立独立公司运行的大动作,仅绿城一家。
“很多人认为,绿城代建是被这次宏观调控‘逼’出来的,其实不对。”曹舟南说。但调控确实加快了绿城代建业务的推出。
2010年9月,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绿城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全称中没有出现“地”字。这是宋卫平对绿城建设本质的理解:将地与房分开,专注做房产品开发。这也意味着,绿城建设将放弃过去房地产企业最大的一块诱惑:土地溢价。通过这种模式,绿城的业务重心完全回归到了专业开发和服务上。
在宋卫平看来,要把绿城建设的代建能力锤炼出来,还需要好几年时间。他比较自豪的是,在很短时间内,绿城建设已成为“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安置房、拆迁房”建设公司。这一块主要是为政府做代建,“现在签下来的项目已经1000万平方米。”就在10月18日,绿城拿下了温州两个县城的农民房代建项目。
除了政府代建,绿城还有商业代建和资本代建两种模式。后两种模式的收益稍高一点,绿城收取7%左右的项目管理费。对于绿城越来越紧张的资金链来说,代建的管理费作用有限。不过,寿柏年表示,“代建项目能贡献多少是多少。”
除代建外,养老地产是绿城着力转型的另一个方向。绿城对养老地产的探索始于2006年。2009年,在杭州的蓝庭项目中,绿城尝试性地盖了一座老年公寓,里面的健康、娱乐设施一流,但是并不成功,卖掉10套后就暂停销售了。
谈成绩或许过早,在十分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绿城的转型能否成功,先要取决于它能否活下来。
不过,外界及民众对此没给出太多信心。“上次调控没有死,这次还不死?”类似评论在网络上比比皆是。
但房地产业内人士对绿城的评价,则普遍很高。
“绿城是一家好公司,它在认真地、负责任地做产品。”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陈晟说,“凡是尊重行业、尊重产品的人,都不希望绿城倒下。”本刊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次绿城会伤筋动骨,但不会倒。”
在很多人看来,绿城当前的困境,与宋卫平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
杭州一位资深的地产人士说,宋卫平偏执的性格使得绿城的产品一骑绝尘,但也给绿城带向了另外一面,“他的控制欲太强。绿城的副总都已经很习惯‘宋总说、宋总说’,公司只有一个声音,这还不危险吗?”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