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买房受限,很多投资者失去购房资格,很多城市的房价要么受限、要么已居阶段性高位,投资价值大为降低,这恰恰契合了“房住不炒”的政策逻辑。
但是,依然有不少朋友留恋国内楼市,特别是在一些炙手可热的中西部城市。
当前国际环境不利,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很大、金融体系有重大风险,一旦出现崩盘,将拖累全球包括国内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如果国内楼市有好的投资机会,判断精准、时点踩准,可以快进快出;如果看不清楚,守株待兔、持币伺机,未必不是好的策略;如果我们想看清中西部这些后发城市的楼市走势,东部城市的现状市场,大致就是中西部城市的未来前景”。更多投资者的眼睛早已瞄向海外。
国内楼市再收紧,海外置业在放松,政府似乎在玩左右手互搏。
央行不再担心外汇储备流失了吗?
我们的外汇储备高达4万亿的时候,央行并不担心外汇储备太高了,在2016-2017年,人民币汇率贬值面临“破7”的时候,央行耗费了1万亿美元外储来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想打赢这场汇率保卫战至少是心里没底的。
我们的外汇储备究竟要多少才合理呢?
去年9月,央行就取消了两项旨在支撑人民币汇率的规定,如今再推动居民和企业、机构海外资产配置。显然,中美国债的利差“舒服区间”以及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带来了海外资本的流入,现在央行已经不怎么担心外汇流失了。
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放松海外资产配置管制了吗?
放松全球资产配置是大国开放自信的表现。但是,把富人和钱留在国内,发展芯片产业、航天工业、精密机械、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不是更好吗?
当人们看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居民收入越来越高、人民币成色越来越足、人民币资产对海外资本越来越有诱惑力,急于海外置业也许并不是最佳选择。
或许,这正是央行放松国人海外资产配置的底气所在。
北京(楼盘)竞价房转为共有产权房的楼市新政,引发舆论大讨论。政府本意是不错的,希望实现“房住不炒”,不希望出现一些热点城市曾经出现的万人空巷、摇号博彩现象,让购房者为谋取巨大利差加入“炒房”大军。共有产权房可能只是85%的产权,购房者不会获得低于限价房的房价优惠,否则政府就没有必要将限价房转为共有产权房了。
限价房却是100%的产权,不傻的购房者会如何选择呢?
答案不言自明。人们想要的恰恰是政府限制的。别以为有资格的购房者只是买房、不会炒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变身为炒房者,几乎是无人能幸免的,这是人性的本质。共有产权房能实现“房住不炒”吗?未必。当共有产权房成为新房的唯一选择,而且其价格仅相当于周边二手房价的85%,一套房可省下数十万元之巨,人们还是会愿意在共有产权房和二手房之间选择前者。不言而喻,人潮涌动的方向一定就是利益最大的地方。虽然未来卖出共有产权房可能获利较小,但可见的利差还是会让刚需心动的。
其实,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存在新房与二手房巨大的价差?这种扭曲的价差何时会被修正?
01
限价令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2017年初,我们指出:“远郊盘比近郊盘贵、毛坯房比精装房贵、二手房比一手房贵将成为普遍现象”现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限价令只是限制了新房的价格,在行政管制各自为战、控价责任落在地方的背景下,房价倒挂现象就比比皆是了。按理说,远郊盘房价不应该比近郊盘贵,毛坯房价格更不应该比精装房贵,但是,由于城市中各个区并没有一刀切地控制房价,导致相邻区域房价出现了倒挂。虽然新房价格低于二手房,但买新房犹如中彩票,类似杭州(楼盘)最新摇号中签率仅为6%这样的事情,已是见怪不怪了,这也意味着供需比已接近20 :1,摇号制造恐慌,本来无需买房的人也倾巢而出了,供求失衡已无以复加。急于购房的刚需无奈之下转向既破又旧却更易获得的老小区,二手房价自然也就顺势上涨了。
更重要的是,二手房市场是市场经济,一手房市场是计划经济,两者奇怪的在同一个城市并行,结果必然是不兼容的,而且制造了监管套利者。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