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观点
楼市已经"拐了"
我认为,目前楼市拐点已经来到。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市场已经全面进入衰退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投资下降,调控之下,房地产投资、投机需求大量减少,自住性需求比例增加。二是今年土地市场相对冷清,上半年,南京共拍卖30幅土地,其中一幅流拍,成交的29幅地块中有19幅都是底价成交。三是商品房销售的下降,最近数月鲜少有受捧盘出现,一些之前推盘即卖完的楼盘最近销售也没那么热闹了,包括房价已经下调的楼盘,实际销售与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
四季度或明年初现拐点
今年下半年,开发商的日子会很难过。有的开发商已经被迫转战二三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又面临限购扩大,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一批市场占有率低、开发水准低的中小开发商在劫难逃。对于中小开发企业而言,是割肉还是死熬,将面临艰难抉择。
个人预测,到今年年底房价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今年第四季度又或在明年年初两会之前房价可能探底,拐点或将来到。
楼市进入高位盘整期
随着调控深入,在下半年新推房源和上半年未消化房源的双重压力之下,可能将有更多房企加入跑量甚至以价换量的行列中。
尽管降价楼盘会增多,但楼市不会出现明显拐点,中短期来看,楼市将会进行高位盘整,盘整期内,房价小幅波动都是正常的,但期盼整体价格下行是不现实的。并且板块不同,降价的幅度也会不一样。比如主城房价变动较小,而一些供应量大、楼盘密集的区域降价幅度会比较明显。
开发商到了梦醒时分
调控会持续加深,期望挺过半年、一年就会迎来春天的开发商们不要做梦了。即使限购取消了,随后而来的可能还有物业税、交易税等各种调控手段。调控的目的就是还房子本来的居住功能,而不是作为投资品甚至投机品来获得盈利。
现在开发贷款的获取越来越难,开发商要自己找对出路,房子要盖好,价格要务实,大势也要认清楚,要搞清楚,调控是一种趋势。
降价论
个盘跌幅大整体跌幅小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房价整体跌幅不会超过3%。郊区楼盘跌幅会大一些,个别楼盘跌幅达到20-30%都有可能,但整体跌幅要超过3%很困难。
截至7月27日,南京市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目前的可售房源接近3.65万套。根据研究,当楼市存货超过4万套,房价将下跌2%;存货达到5万套的时候,房价下跌5%;存货超过6万套,房价下跌将超10%。但即便可售房源达到6万套,房价下跌也是短期行为,一年以内就会反弹,即使价格反弹不到原位,也至少达到一半以上。
集团军出现价格分化
整体房价下行是肯定的。但根据产品的特点,降价幅度不尽相同。优秀品牌、品质物业打头的第一集团军降价的幅度在5-10%之间,即使降了5%,还是建议出手购买。中不溜秋的第二集团军产品,降价空间在15-20%,产品做得比较差的第三集团军,就算房价已经降到20%以下,还应慎重考虑是否值得购买。
总体上稳中有降
从去年至今,连续的调控已经导致房价整体在走"下坡路"。市场供求开始发生变化,从去年年初的不愁客源到现在的主动降价吸引客户。除了两江价格敏感板块,豪宅密集的河西房价也在苏宁睿城的领跌下开始松动。
从去年到今年,交易量萎缩已经出现,降价促销也开始出现。虽然房价有下跌趋势,但也是稳中有降。长期来看,楼市需求潜力依然巨大,市场表现总体会比较平稳,房价大起大落应该都不会出现。
整体跌幅不超过15%
现在虽然有些楼盘报出了新低价,但降价也只是刚刚开始。预计接下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降价潮就会出现。也许到年底,南京的总体房价水平仍然没有降,但加入到促销军团的楼盘数量将会增多。
但是总体房价跌幅不会超过15%,这个跌幅是在挤压房价中的泡沫,但并不会彻底挤破房地产泡沫。一些现金流紧张的楼盘将会以价换量,跌幅甚至会超过15%,但这只是个盘行为,并不具代表性。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