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的新建筑量,相当于新建一个纽约市。”12月12日,美国使馆商务处副领事DeweyMoore出席深圳卓越集团活动时如此描述。
具体到东莞,2010年,全市商品房成交总面积为499.55万平方米。东莞的商品房建设从1990年代初启动,2000年代初进入快车道。今年,全市在售仍处在陆续网签状态的楼盘达到216多个,而即将开盘入市的项目也多达15个。东莞很多人已经与商品房正在或即将发生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包括美化、同化,甚至异化。
无可厚非的是,传统地名正成为消失的地理记忆,楼盘正成为城市坐标新秀。专家建议,楼盘命名需要政府有心,开发商用心,适当引入学者参与,提前介入,让新的城市坐标不能缺失传统味。
商品房美化生活
房子改变生活 居住改变城市
房产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所,买什么样的房子住,是中国人最大的心事,也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莞目前的主城区,除了莞城,其他地方都好似大农村,农民都住在自建房中。但随着城市规划推进,商品房建设日趋成熟,比自建房更有优势的不仅是建筑风格和园林小区,还有周边配套和物业管理。于是,大批的东莞人像香港人一样,住进了商品房小区中,楼盘名日渐走近他们的生活。
需求无止境,除了关注多层走楼梯向小高层坐电梯转变外,东莞的购房者开始关注楼盘的风格,以暖色调的简欧风还是凌厉冷色调的欧陆风;还开始关注楼盘所处的区位,是在城市中心区享受商业配套,还是在山水资源中享受生活?这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过程中,都体现了房子改变生活,居住改变城市。
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何楼盘会成为一个区域的地理标记了。“楼盘往往对一个片区的文化传承和地名的延伸,有重要作用,购房者买下这套房,是心怀一个骄傲心理,他会不自觉地导入这个心理。”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楼盘成为城市坐标,这是新城市建设当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商品房异化生活
片区概念让居民身份发生差异
在东莞,黄旗山被奉为八景之首,在市内,黄旗板块被分为黄旗山北与黄旗山南。黄旗山片区,就是指黄旗山周边所形成的板块圈层。一直以来,黄旗山都被东莞人奉为精神圣地。从10年前,新世界花园在该片区的开发时起,就被打上了“新富”圈层的标签。随着片区配套的发展成熟,片区楼盘都以豪宅形象亮相;即便是深处寮步的楼盘,也要沾上黄旗二字的豪气,为自己赢得圈层营销效应。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