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慎志告诉本报记者,一般来说,液体管道要分布在地面防冻层下面,防止结冰冻裂;电力、通信、自来水等和用户关系密切,经常有变动需要,通常放置在人行道下面,同时它们不怕冻,掩埋较浅;而污水、雨水管道怕冻、怕压,掩埋较深。而且各路管线之间还要有一定距离,以免出现问题或维修时候相互影响。
但是,由于管道自身的老化或质量不佳,野蛮施工或意外等原因,城市地下管道系统故障还是频频发生。
“平时没有人会想起地下管线。什么时候会想起来?停电了、缺水了、断气了、下雨淹了、热力管道烫死人了……”戴慎志对本报记者说。
以自来水为例,博禄(Borouge)公司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显示,2008年中国6大城市的单位管长漏损量情况:沈阳最为严重为6.37立方米/千米/小时,其次广州、武汉、上海、南昌依次为4.72、3.68、2.83和2.78,北京情况较好为1.63,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1.3依旧有差距。
博禄管道应用市场经理王欣告诉本报记者, 由于管道制造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很多厂家都在做,质量却参差不齐。
在很多地区的管网施工项目招标上,往往还是以低价胜出,甚至管道的价格还没有原材料的价格高。“再经过层层转包,价格一层一层往下压,到原材料供应商那里,利润已经非常少,甚至无法回本。”王欣介绍说。
此外,有些城市对建立健全地下管线档案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上海市各类地下管线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纳入数据库的管线长度仅为4.5万公里。
“不知道是谁的,维护工作根本进行不了。而出问题的往往是这一部分。”上述地下管线委员会专家表示。
戴慎志认为,如果地下管线的数字档案建立完善,一旦出现灾害,就能及时救灾。但这是很多城市缺乏的。
“这项工作投入较大,但对城市的形象建设没有直观的改善,所以总是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戴慎志说。
上述专家介绍,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一个地下管道的工程项目从报批到实施应当经过以下流程:
首先,要到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请管线路由,管线的位置和走向要获得该部门的批准,拿到《规划工程许可证》方能开工;管线铺好,覆土之前,应该到测绘部门申请测量管线的具体位置,并形成数据资料,再覆土。
“这套资料将来存放在城建档案馆存档,如果今后该区位需要再次施工,地下管线的情况就很清楚了。”该专家说。
从“马路拉链”到“共同沟”
除了资金难题以外,各职能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的综合管理,也为管道维修和更换带来阻力。
由于管辖部门不同,且各管各的互不通气,维修工人经常会在建设的时候无意中挖断别人的管线。
上海市自来水市南公司管线管理所副所长陈炯就告诉本报记者,按照他们公司的要求,当工人维修的时候会叫其他管线单位到场,对其各自管线的口径和走向“交底”,才实施开挖。
陈炯说,作为企业本身,当然是希望把管龄长、材质不是很好的老旧管网逐步淘汰更新。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