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中国经济改革转换视角 “供给侧改革”成关键词
随着中国官方近日正式提出“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流视角正在从“需求分析”转向“供给分析”。从需求侧也就是“三驾马车”去解释,认为增长或产出是由需求总量决定的,这种需求总量的变动往往是短期的,或者周期性的。而从供给侧、从增长的动力包括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和效率去分析,则可以看出一个长期的趋势。
1.1.2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划定时间表 薪酬普降20%至30%
随着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的实施,地方国资委下属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也在推进之中,目前已经超过十省相继制定出国企高管改革方案并递交人社部,而个别市属国企的薪酬改革方案的审批也正在加速推进。
根据薪酬改革划定的时间表,明年大部分薪酬改革方案将落地,高管降薪约20%至30%。在限制薪酬的同时,扩大市场化选聘将成为下一步深化国企薪酬改革的重要内容。
1.1.3 四大行新增贷款6年首现负增长 与企业需求有关
央行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贷款总计35.69万亿元,较9月末的35.75万亿元,减少了656亿元,10月份贷款规模出现负增长,这是2009年央行公布信贷数据以来的第一次。
近期出现的银行信贷规模下降,既和存款负增长制约了银行放贷能力有关,也和地方债务置换、发债资金陆续偿还银行贷款有关,但主要原因反映了在经济增速换挡的大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阶段性不景气导致投资意愿暂时不足,信贷需求萎缩。
1.1.4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广东居首 各地之和超全国约1.9万亿
国家统计局近日正式公布了31个省份2015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广东前三季度GDP总量逾5.2万亿元,为全国最高。31个省份前三季度GDP总量之和超出全国约1.9万亿元。
梳理31省份GDP数据,广东省前三季度GDP总量为52522.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排名第二,为51202.37亿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前三季度GDP超过5万亿省份;山东排名第三,其前三季度GDP总量达45712.59亿元,跨过了4万亿门槛。而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北、辽宁、湖南分列全国前4-10名,这7地前三季度GDP总量均超过2万亿元。
1.1.5国务院部署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改进公共服务措施,以持续简政放权便利群众办事创业;部署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决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会议对一些部门和地方回应社会关切、推出便民举措给予肯定,要求持续下功夫、力求新成效。1、全面梳理和公开各地区、各部门及相关中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动态调整。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等;2、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3、加快推进各级政府间、部门间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间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避免“循环证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