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交均价:每月呈现递增的态势 5月均价再上一个阶梯 达到14231元/㎡
2016年开始东莞住宅均价已经冲破11000元/㎡,每月呈现递增的态势,保持5%-10%之间上涨,5月均价再上一个阶梯,为14231元/㎡,整体均价处于历史高位。原因有:1、临深片区成交量依然高企,片区均价是全市均价最高的片区,尤其凤岗、塘厦的基本在2万/㎡;2、非毛坯修成交项目占比不断上升,如成交排名前列的卓越蔚蓝山、松湖碧桂园、万科·珠江东岸、中惠岭秀、保利中惠·悦城等项目为非毛坯;3、15000元/㎡以上单价区间占比3成以上,高价项目逐步为主流;4、虽然成交量呈下滑态势,但低库存依然突出,开发商降价意愿较弱,大部分项目的价格保持坚挺,部分新盘或新品入市价低于市场预期,如桃源艺境、万科珠江东岸等项目,却不能撼动整体均价上涨的态势。
6、楼盘营销:房企推货呈现前冷后热的态势 约有11个项目进行开盘
由于东莞控规逐步严厉,新开工进程跟不上,大部分项目入市时间受到影响。5月份房企推货呈现出前冷后热的态势,5月上旬市场基本去库存为主,仅有3号别墅进行开盘;而中下旬开始项目上市量逐步加大,旺南世贸中心、鼎峰源著、翔龙天地、万科珠江东岸、新世纪颐龙湾、万润广场、新世纪领居、约克时代等近10个项目陆续进行开盘,给楼市带来冲击,催动市场氛围走旺 。
从项目开盘情况来看,冷热不均依然存在,万科珠江东岸、约克时代、翔龙天地等项目去货速度快,共性表现在定价较为合理、主打深圳客、非毛坯修等因素贯穿其中,而低去货一般是定价过高的项目,因为价格超出部分客户的心里价位,逐步接近红线,不但让深圳客心里产生抗性,更是让本地客觉得遥不可及,因此影响整体去货率;同时投资性的深圳客户也更为理性,除了东莞各镇区进行比较,还在中山、惠州等城市来回进行对比,出手速度明显放缓。
新盘认筹,约有10个纯新盘进行预热活动,集中滨海、大石龙等片区,品牌房企的项目为主流,表现在合信高价地广场样板房开放、德基广场样板房开放、碧桂园Park Royal城市展厅开放、保利茶山项目外展、长安碧桂园披萨亲子DIY、虎门碧桂园摄影活动、浙商大厦奢华游艇体验、碧桂园·森林里城市展厅开放、恒大御景半岛京基百纳展厅开放、广源·纳帕溪谷520终极告白等项目,预计将在下半年陆续入市,为市场输入新血液。
7、存量及消化周期:住宅存量295.69万㎡小幅上升 消化周期为3.12个月
截止至2016年5月31日,东莞住宅存量为295.69万㎡,环比4月(276.65万㎡)出现小幅上涨,主要因为月底供应量集中入市所推动的;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东莞低库存依然凸显,供不应求的态势仍存,消化周期仅为3.11个月,也是东莞均价持续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8、潜在供应:5月开工市场高峰后回落 低库存下开工回升依然有动力
2016年5月的开工市场跌入低谷,总体开工量为36.78万㎡,环比下滑84%,基本上和历年同期的最低值持平,为今年以来开工量最少的一个月,其中住宅开工量仅约14万㎡,环比下滑86%,同比下滑44%;非住宅开工22.84万㎡,环比下滑84%,同比上涨135%。
东莞开工市场温度急转直下,一方面自4月以来东莞热闹楼市降温,观望情绪蔓延,房企有意减缓推货和开工节奏。5月全市仅有7个项目新开工,且多为非住宅项目;另一方面近几年东莞土地供应明显减少,而连续一年多的热闹旺销,房企土地储备量已基本见底, 无地可建是其开工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但从1-5月开工量来看,今年开工市场明显好于历年同期,东莞楼市后市货量充足。
9、后市展望:供应量加大6月预计有32个项目进行推货 成交量价或稳中有升
“红五月”旺季并没有出现,但房企推货来看,5月中下旬是新盘新品齐入市,其网签将逐步在6月体现,而且6月推货量也将加大,6月住宅成交量有望上涨;价格方面由于水乡片区及东北片区签约量较大,一定程度上会拉低整体均价,但临深、松湖、滨海等片区的项目入市货量也较高,或会继续拔高价格,因此整体均价或稳中有升。从6月推货来看,预计有32个项目进行推货,东北、临深片区供应量或是最大,将是6月供需的硝烟之地;新盘方面,预计有横沥松湖玉兰小城、桥头宏远帝庭山、洪梅保源达天御湾、麻涌碧桂园十里银湾、清溪碧桂园天誉、凤岗龙成雅郡、虎门万科云城、寮步东新御龙庭等项目上市。
展望下半年的市场,供需方面:在政策与经济风向没有发生逆转的情况下,市场供应量或逐步放量,迎来供应的高峰;而供应量的充足,同时加上若市场宏观环境不变,深圳客户及本地客户或经过近半年对市场环境的消化,预计会逐步放弃观望,加快入市的脚步,成交量或将有明显的回升。价格方面:由于接连出现的高价地、地铁2号线的正式开通、低库存的态势仍存、开发商建筑成本、深圳客持续进入等因素的影响,房企让利快跑的概率不高;但大幅上调房价的可能性也有限,因为涨幅过高的房价不但会导致莞深两地价格拉差逐步缩小,催使深圳客客户外溢到中山、惠州等周边区域,而且会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迎来调控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房企需要理性定价。
1天前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