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排查风险 某大行提个人商用房贷首付比至7成险
据悉,某大行总行近日发文严控个人商用房贷款风险管理 ,具体包括个人商用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五成调整至七成。
文件中表述:严格个人商用房贷款合作机构和项目准入,重点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支持项目和总行级公司客户名单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办理个人商用房贷款。“商用房类型应以单套面积相对较小,价格较为稳定,易于处置变现的商住两用房以及住房小区配套底商为主,严控宾馆,酒店,写字楼等个人商用房项目准入,对三,四线城市的个人商用房贷款业务,原则上控制贷款余额只降不增。”
该行发文的背景,一方面是房地产面临去库存压力,供应过剩促使写字楼空置率进一步增加。截至 2015年 12月,全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 18%,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率高达 30%,足以反映其过剩程度。2016年底全国 17个主要城市写字楼累计空置面积将增加 32%。
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低迷,网购亦对实体店带来很大冲击。商铺作为经营性资产,一旦实体经济下行,商铺的可回收现金流就严重下降。商铺信贷资产质量不容乐观,信用风险比较高,而且发生逾期的概率较大。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上调了首付比例。
1.2.3 65家重点房企去年有息负债总额32301亿 平均497亿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65家重点房企有息负债总额为32300.85亿,平均有息负债为496.94亿。细分来看,大中型房企有息负债总额高企,主要由于重点城市楼市热闹,企业加快布局,资金需求量陡增。
2015年,65家重点房企短期负债总额为10330.56亿,平均短期负债158.93亿。期末短期有息负债最高的十家企业,分别是恒大、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绿地、万达、保利、富力地产、万科、碧桂园、阳光城。其中从恒大、绿地、万达、保利等企业可以看出,短期有息负债的总额和房企的规模基本是呈正相关的,规模越大的企业短期有息负债的总额也就会越高。
房企必须走金融路子实现多元融资。继设立“国峰人寿”进军保险行业后,新城控股6月22日发行 “东证资管-青浦吾悦广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10.5亿元。这是国内推行资产证券化以来,我国商业地产行业首个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目标资产的不动产资产证券化项目。一旦第一个项目成功资产证券化,第二个项目的流程将会变得简化与快速,这就不排除企业后续接着用这种模式融资以补充现金流。
1.2.4 深圳:7月起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 将维持现有保障待遇不降低
《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办法》23日在《深圳市政府公报》发布,该办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表示,并轨后,将维持现有廉租保障对象保障待遇不降低。据统计,深圳自实施廉租住房制度以来,已累计发放廉租货币补贴约7806.29万元,补贴3415户,配租廉租房406套,已连续5年实现了对低保人员(含低保边缘人员)“全面覆盖、应保尽保”。
为贯彻落实国家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工作要求,深圳公租房和廉租房将于7月1日起并轨。并轨后,仍然坚持“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政策导向,并将维持现有廉租保障对象保障待遇不降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表示,据测算,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后,享受实物配租廉租保障对象实际承担的租金基本持平,未加重保障对象的经济负担。
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后,深圳将不再建设筹集廉租房,此前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城市更新配建以及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的廉租房纳入公租房房源。此外,根据《深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纲要》规定,深圳现已停止建设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后,深圳新供应保障性住房主要有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两种形式。
1.2.5 中国买家海外置业热潮继续高涨
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在海外置业的热情正在催生海外房产交易的繁荣,将更多海外的房地产项目介绍到中国正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中国买家花在购买美国住宅的金额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已经翻番,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去年大幅波动后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研究机构预测未来10年中国投资者在海外置业的金额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买家在美国购买住房的金额已经从2013年的128亿美元增加至去年的286亿美元。中国买家占国际投资者在美国购买住房的比重则从2007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16%,中国投资者成为了最主要的外国买家。
尽管美国房价已经连续3年保持上涨,但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带来的就业及工资的上升,美国租房市场的租金上升带动美国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去年全美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保持在9.1%的水平。
投资者表示,美元的强势以及较为稳定的租金回报水平成为了他们较为看重的前提。一些投资者表示,鉴于人民币变得越来越弱,他们希望持有能够增值的美元资产。一些有海外置业意向的投资者称,他们正在观察能够为子女带来在当地上学机会的海外房产项目。
1.2.6 “英国脱欧”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国内房地产市场冲击较小
6月24日下午,公投以52%对48%的结局决定英国正式“脱欧”,随后英国首相卡梅伦于宣布,他将辞去首相职务。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脱欧事件会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打乱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而且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会波及中国的出口,特别是一旦欧盟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将影响中欧双边贸易。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