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PPP投资剃头挑子一头热:需求10万亿 落地率仅两成
自2014年8月重庆推出全国首批总投资额1300亿元PPP项目,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5月31日,全国各地PPP项目总投资需求约为10.42万亿元,数量为8644个。
其实,地方推出的PPP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需求还有所低估。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必须经过一道筛选。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今年年初,各个地方政府上报财政部PPP项目数量是9283个,经过审核后,被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数量是6997个,2286个PPP项目未被纳入财政部项目库。这些项目被业内称作假PPP项目。在PPP热潮下,一些地方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将项目包装成PPP项目,借假PPP项目融资。
按照PPP实施阶段统计,处于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阶段的项目数量分别为6024、 1051、277、369、0个。财政部将执行阶段项目数与准备、采购、执行等3个阶段项目数总和比较,得到的入库项目落地率为21.7%。更值得忧虑的是,这个数据还是被“美化”的。如果将大部分处于识别阶段的项目纳入计算基数,执行阶段的项目数与入库项目总量相比,实际的签约率仅为4.8%,不足 5%,落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加快推动PPP项目落地,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推动PPP立法。
2、东莞经济及政策环境
2.1经济及房产环境
2.1.1 上半年东莞P2P平台交易金额近126亿
第一网贷近日发布《2016年中国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上半年累计成交量为8422.85亿元,预计全年或将突破2万亿元。而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含外来分支机构)300多家,其中本土属性企业为60多家;本土P2P企业30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P2P网贷平台交易金额更是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至6月底,东莞本土P2P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近126亿,已经突破2015年全年交易规模。
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杨希表示,协会在相关单位指导下开展自律规范工作,引导各平台健康发展。比如说,协会于2015年建设完成“P2P自律监管系统”,通过对接P2P平台,动态了解各平台发展状况,实现实时数据抓取,推动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并行。“未来,网贷行业会呈现规范化、合理化。”
2.1.2 东莞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周期增至42.5个月
东莞市政府最新披露,东莞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周期增至42.5个月,将严控新增办公、写字楼项目。
据披露,东莞非住宅商品房积压情况较为严重。截至5月15日,全市非商品住房库存量达348.55万平方米,比2015年末增加22.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7%,去库存周期约为42.5个月。
据了解,东莞非商品住房整体库存高企,去化速度缓慢。去库存周期方面,18个镇街的非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石排、望牛墩、沙田、桥头、万江等镇街的去库存周期超过100个月。库存减量方面,21个镇街(园区)非商品住房库存量比2015年末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望牛墩、石排、东坑镇的增幅超过100%。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将严控新增办公、写字楼项目,根据片区商业布局情况,对周边配套商业已趋饱和或过剩的未出让地块,适当减少商业比例。
2.1.3 东莞市20余住宅项目因质量被点名
《2016年度第二季度全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和专项执法大检查情况通报》已于7月6日公布。通报显示,在5月16日至5月23日对全市82项在建工程的检查中,主要存在8项质量问题和8项安全问题。在备受关注的住宅项目质量上,初步统计,共有20余个住宅项目被挨个点名通报。其中,塘厦镇四村农民公寓、御珑庭(一期)项目、伟安花园C座、悦府1-3、5号商业、住宅楼等存在3种及以上质量问题被频频点名。此外,绿地公馆项目、陶然郡花苑、祥利花园四期等,因存在安全问题也被点名。
通报还公布了被检工程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其中,房建工程(含住宅项目)质量问题备受关注,主要存在原材料没按要求进行检测或检测不合格未处理就施工、试块养护制度未得到落实,标准养护室配置不符合要求、未及时组织分部验收、部分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观感质量较差,构件尺寸偏差较大等7方面问题。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