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国家统计局改革核算方法 修订1952年以来的GDP数据
据统计局网站消息,根据新的核算方法,统计局修订了1952年以来的GDP数据。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2015年GDP增加8798亿元,增幅为1.3%;扣除价格影响后,GDP实际增长速度提高0.04个百分点。
为更好地反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接轨,国家统计局按照联合国等五大国际组织联合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2008年SNA),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
1.2楼市环境
1.2.1 楼市成交降温开发贷收紧 激进拿地房企资金链压力陡增
上半年楼市热闹景象似乎仍历历在目,但下半年的日子“不好过”却已成为房地产业内共识。6月全国房价环比涨幅收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下半年楼市的格局,随着热点城市调控政策收紧,春风得意的房企也要注意避免陷入资金困局,尤其是那些实力有限而又“高溢价”拿地的房企,更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或债务违约的风险。
与此同时,本就慎之又慎的房地产开发贷也将在下半年持续收紧。在一家股份制银行三季度的重点项目表中看到,除了恒大、保利这类超大型房企项目,在十几页表格中,竟然寻觅不到其他房地产相关的项目。目前只有超大型房企或央企背景的房企项目才会被上报,即便如此,还要在审批会上反复讨论和分析风险。”
另外,在楼市下半年将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高价地”或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具体来讲: 1、标榜“高溢价”但很难实现“高溢价”的企业压力大增,这类公司产品线偏高端,能够购买得起高端产品的客户往往被限购限贷,往往会导致“高价地”楼盘成交不是很理想,难以实现溢价收益,最终影响企业的资金面;2、以闽系房企为代表的第三、第四梯队房企逆袭土地市场,激进拿地,频频制造“高价地”,拿地能力严重透支,今年下半年高周转策略回笼资金的美梦可能会破灭;3、过度依赖民间资本,最终因为拿地成本、融资成本过高,也可能导致企业遭遇资金链危机;4、没有有明确拿地战略与风险评估机制,属于市场跟风者,意气用事,这类房企对“高价地”楼盘难以掌控。
1.2.2 保险资金切入房地产信贷领域
7月6日,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信保)称,将通过新推出的“保险+资金”综合服务,为房屋抵押融资人提供保险增信,对接低成本资金,降低房贷成本,提高房贷效率,推动房屋抵押融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阳光信保已与多家房产抵押融资平台及金融机构开展“房贷保”创新业务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房产作为中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其产权明晰、价格透明的特点,是个人贷款的优质抵押品。近年来,中国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快速增长,并成为个人融资的有效渠道。但由于市场分散、操作过程复杂、资金渠道限制等因素,融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保险公司未来可能在此领域开拓获利空间。
实际上, “宝万之争”引发外界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房企股票的关注。2013年后,保险资金增持地产蓝筹的速度开始明显加快。总体看,险资增持蓝筹低估值地产股已经在过去几年成为中长期趋势。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除了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或收购商业办公项目外,还可以选择直接参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从政策上来讲,保险公司投资房地产的障碍已经消除,按照保险公司的万亿规模和近几年的实际投资量来看,这方面的资金运用远未达到监管上限,所以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1.2.3 守住18亿亩红线 耕地大省指标上调
国土资源部日前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并给各地下发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下称《调整方案》)。 按照《调整方案》,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要保持在18.65亿亩,并将该指标分解到各省级行政区,并且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要求地方“严格落实,不得突破”。
截至2009年底,全国耕地是20.31亿亩,这和过去传统掌握的数据比,从数据上看多出来2亿亩。但从结果来看,此番全国耕地保有量多出来两亿亩,只是一个总数,具体到各个省份则是有的增加,有的反而是减少,并非是全部地区耕地量都有所增加。
而全国耕地一下子多2亿亩,距离原来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安全距离”拉大,但全国的耕地保护形势,国土部门的看法依然不乐观。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