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各类中国经济数据出乎了市场预期——6月、7月的M2-M1“剪刀差”屡创历史新高,各界对企业“流动性陷阱”的担忧加剧;今年上半年,建行、农行、招行等10家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总额占同期新增贷款的42%左右,这不禁令人担忧房贷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但降准降息迟迟不至,这又令人担忧,货币政策是否会由松转紧?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又将对人民币汇率、全球政策协调产生什么影响?
面对市场的种种疑惑,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连平对记者表示,预计房贷政策不会大幅收紧。“企业信用风险逐渐提高而房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居民中长期贷款也的确目前是相对于企业贷款更加安全的资产。”
他强调,不能轻易判断居民住房贷款成为了上半年银行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由于债务置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企业贷款在统计数据中未能显示。考虑到这层因素,上半年银行所释放的企业贷款也并不少。”
此外,连平认为,今年降准、降息很难,但整体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适度宽松。此外,监管层有能力保持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的宏观审慎管理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步被市场接受,人民币贬值幅度可控。
整体房贷风险可控
日报:眼下,新增房贷似乎成了银行的“救命稻草”。2016年上半年,建行、农行、招行等10家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总额已经达到8万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的42%左右,成为上半年银行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主流观点认为,权衡风险收益比,房贷对银行仍具有很大吸引力。下一阶段的趋势有何预期?
连平:从近期的商品房销售数据上并未发现“楼市热”有消退的迹象。Wind数据显示,一线、二线、三线大中城市房屋面积销售情况分别为: 6月426.04万平、1536.63万平、564.14万平;7月437.07万平、1440.39万平、532.89万平;截至8月29日,分别已达387.87万平、1321.39万平、469.47万平。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