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未来老百姓肯定是想住上有天、下有地的别墅,谁说中国没有土地盖别墅?把农宅腾出来,一周转,那都是盖别墅的地。
从未来看,我们很乐观。关于房价上涨不上涨的问题,我看主要是货币问题,是票子毛了,票子一毛,什么都涨。这些问题是货币问题,还是请货币委员会前委员来讲。
过度的投资性购房应该限制
投资性购房,90年代我给我们提出建议,住房商业,希望像储备粮、储备猪肉那样建立这样一个水库。这个建议最后被采纳了,被谁拿出来钱建水库,就是被千亿老百姓建了水库,每家都买了房储备起来,这种储备是要消费的。
这个就形成了现在的住房商业,如果没有投资性购房,就不会有住房商业,更不会有完善的住房租赁业。现在投资性购房受到过多指责,我看是不应当的。但是过度的投资性购房应该限制。
我当处长的时候,分我一个房子就是在西边门,那个楼就是黑灯楼,现在那个楼灯火辉煌。说明这里有一个成熟过程,而老百姓在这里面有一些投资性购房,他也有利于稳定市场,所有商业行为都要谋取一定的利益,所以老百姓赚点钱也是正当的,如果等成熟后再买房,就要比当年买房价格贵两倍,应当理解老百姓这个行为,更要理解住房商业这样一种住房商业在各国都存在并且非常合理的行为。
关于养老方式
我多次都发表了以房养老的著作,经过我们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其实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了,从2000年就进入了。60岁以上超过10%,65 岁以上超过7%,这已经超过国际标准。
中国人口老龄化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速度快、来势猛,老龄人绝对数量巨大。第二,“四二一”家庭成为主题,老人抚养比明显加大。第三,居民富裕与保障程度慢于老龄化速度,未富先老。
现在保险法修改,已经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但是还没有出最后的细则。但是保险业很早就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养老设施,收购养老设施这已经是保险公司的共识,有一些公司已经小规模做了一点。在哪里建养老住宅呢?很多公司都找到北京五环路以外去了。到这些地方建房子,我称为荒山野岭模式。老人们为了减轻年轻人负担,走向荒山野岭,这种养老就不适合了。
还有一种,在海南、博鳌这种一年一季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不错。我在中房公司工作了十五年,中房公司在我来之前就已经建了很多小区,为什么当年建了那么多呢。因为当时是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建房是要指标的。中房一家的建设指标独占全国的20%,全国80%的都分到各个省市,国家要求中房用20%指标建了800多个成型的小区,这样建就推动了城市综合开发。建了就不是中房自住,就要卖,由此推动了中国的住房商品化。
但是20多年过去,第一批建的小区老旧了。因为今天有内蒙古的同志在这里,我特别把这个小区打出来。他们市委书记说当年团结小区是最好的小区。我补后面一句话,现在是最差的。四层、六层没有电梯,没有保温,46平米一套,老百姓住不下,就沿街搭棚子,这些棚子已经搭了20多年了。
这些小区就要改造,但是他们所在的位置都是黄金位置。最近中房各地公司在推动住房改造计划,总规模1.2亿平方米,老年住宅比例在这里要占10-15%,有的建20%。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居民都老了,城市也需要住宅,我们设计了15%的老年住宅。
像昆明的东华小区总共180万平方米的小区中,除了有CBD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老年住宅。这个地方房价也不贵,因为我们一直是秉承着高品质、低价位,把房屋价值上涨空间留给购房居民这样一种理念。做这件事情不光需要我们自己的钱,也还需要我们作为保险来投资。我们盼望保险业能够尽快参加PE,做LG,这种做法是国际上通用做法。中国也允许了。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