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广州环比 同比 北京环比 同比 上海环比 同比 深圳环比 同比
1月 1.47% 4.99% 1.94% 6.59% 2.40% 2.64% 1.87% 4.82%
2月 1.57% 6.78% 0.90% 8.03% 1.16% 3.87% 2.02% 6.53%
3月 2.11% 11.70% 2.85% 11.29% 0.45% 3.85% 2.03% 9.30%
4月 2.09% 10.60% 2.74% 14.06% 0.40% 5.40% 1.02% 9.35%
5月 1.77% 12.32% 1.76% 16.03% 0.28% 6.29% 1.18% 10.29%
6月 2.74% 20.78% 1.59% 16.75% 0.58% 5.90% 1.50% 14.91%
7月 2.13% 22.56% 2.50% 19.64% 0.85% 6.77% 1.64% 16.25%
8月 1.68% 24.15% 3.22% 22.49% 1.07% 7.71% 1.34% 17.55%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统计整理:谢逸枫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全国房价普涨大势未改,房价绝对数据惊人。当前房价涨幅“超标”失控城市不断增加,恐招调控强硬措施压制涨幅。按其年初房价控制目标与7月统计局统计指标看,北京(18.3%)、上海(16.5%)、广州(17.4%)、深圳(17.0%)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厦门(13.9%)、南京(12.8%)、郑州(12.0%)福州(10.9%)、南充(10.9%)、沈阳(10.6%)十个城市房价涨幅均已“超标”失控,其中一线城市领涨全国,同比涨幅历史新高。”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房价涨幅“超标”,目前住建部总结房价上涨过快名单,有可能约谈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恐招来新一轮楼市调控强硬措施。一、二线城市房价如同脱缰的野马已失控,在全国各地楼市调控松紧不一的大背景下,可见年度调控任务的艰巨性。若想完成房价调控目标得下点“猛药”才行,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恐效仿其他城市面临新一轮楼市调控。特别是目前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行动力不足,楼市必须新增猛药才能遏制住“失调”的房价。”
谢逸枫还表示:“中央房地产调控“稳”基调的“有保有压”背景下,地方政府调控微调不断分化,多个城市都出现微调楼市政策的情况。不同的城市“因房价而异”,调控的方向也出现转向。温州、芜湖因销售状况不佳导致库存积压,深圳销售下降导财政收入下降,深圳、温州、芜湖偏向于政策松动。郑州、南京、北京属于全国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郑州、南京、北京倾向于政策收紧。”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中国楼市目前呈现“冷热不均”的分化状况。一方面,热点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空城”现象又屡见报端。毫无疑问,房价走势影响调控政策的方向,行政手段调控房价已十分艰难,市场化手段快速推进尤为重要。中央层面近期也多次指出应扩大房产税试点,建立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谢逸枫认为:“在目前宏观经济面整体承压,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不减反升。虽然类似温州出现的这些微调松动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对市场直接影响不大,但其示范效应难以估量,若各地重复出现这样的松动,那么对购房者入市积极性、开发商定价的心理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新一轮房价上涨的背后,不仅有宏观经济减速的压力,而且还有地方政府重回“房地产依赖”的冲动。在楼市某种计划调控与“狡黠”的市场反弹之间,开发商利用行政资源获取暴利的博弈似乎占了“上风”。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度的综合改革,其中首要的一项改革就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局面,积极开展集体土地入市的探索。”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预计长效机制短期难以出台,各地调控将呈现两极分化。过热的区域可能会出台收紧的举措,而房市冷清的区域可能会出台扶持性的政策。一二线城市在年底前依然可能会有收紧政策的可能性,但很难抑制市场继续上行。而三四线包括温州等城市,虽然会扶持楼市,但因为需求不多,而库存积压,很难拉动经济。”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