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房地产宏观经济政策汇总及解读
——解决供需矛盾控地价 推动实体经济促发展
导读:在国内经济环境逐渐向好,房地产市场逐步趋向稳健,调控机制逐渐走向成熟的大环境下,为确保经济可持续及健康发展,各地相应出台了扶持实体经济、引进大型企业,搭建企业发展平台、优秀人才住房补贴等举措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活力,为经济长远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对于居高不下的房价,为控制其增长速度,政府逐渐找出问题的根源,“增加住宅土地供应,盘活市场存量,严防高地价”成为10月份楼市的主旋律,此政策意在加大普通住房供应量缓解供需矛盾,规范土地市场,稳定地价控制房价增长幅度,但采用用行政化手段来干预市场化的土地买卖,有违市场规律,难保证“高价地”不再出现。
即将召开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否会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各界人士保持不同的猜想,但“去行政化干预转为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已成为本届政府科学化的规范房地产发展的核心基调。
1、国内
1.1经济层面
1.1.1“三驾马车”全面提速 经济增速今年“达标”无悬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7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数据回升,实体经济活跃,市场信心增加,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走势。专家认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并没有推出强刺激政策,而是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出台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证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目前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向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未来在内外需求持续改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全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几无悬念。
瑞峰解读:从2013年1-3季度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走势,与以往不同的是政府并没有推出强刺激政策,也并无通过加印货币的老套方式刺激经济,而是选择了“长痛不如短痛”的宁可牺牲当前、只为更惠长远的策略。目前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未来在内外需求持续改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
2013年央行对于信贷政策作出了小幅调整,从结构上看,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体现了“有保有压”。“保”体现在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信贷支持力度较强。“压”体现在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严控。目前,从总量上看,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稳健,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上仍然比较充裕,下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会继续处于合理适度的水平。
1.1.2央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当前房地产信贷情况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回应了“房贷收紧”传言,表示未出台停贷政策。该发言人表示,房地产信贷政策方向无改变,将继续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的合理信贷需求。
瑞峰解读:对于房贷是否受影响,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央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的合理信贷需求,不断加大对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个政策方向没有改变。9月以来,部分城市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和发放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主要是一些中小型银行在贷款结构方面有所调整,下一步,央行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住房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政策动态
1.2.1国土部要求四季度切实稳定土地市场 严防高价地
国土资源部:各地务必严防密控,精心设计土地出让方案,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市场稳定的首要工作目标。要继续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在第四季度加快供地进度。
1.2.2广东禁“高价地”,增加住宅用地供应
10月22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会议,要求各地保证住宅用地供应量显著增加,并确保广东省土地市场总体稳定,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不再出现“高价地”。广东省国土厅明确要求,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年底必须实现10%-30%的增幅。
瑞峰解读:国土部和广东省国土厅均在10月出台了第四季度“禁高价地令”和新增住宅用地供应的要求,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政府将加快了推地步伐,土地供应市场也会持续火热。
对于国土资源部提出“年内不再出现高价地”要求,是在用行政化手段,来干预市场化的土地买卖,有违市场规律,明显有“越位”之嫌。从操作层面上,没有具体有效的操作手段,没有明确的“违禁”成本,就很难保证“高价地”不再出现。如此,所谓“禁令”很可能成为楼市的又一次“空调”。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