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热门关键词:补差价
热度系数:★★★★☆
【入选提要】
金色华庭在2007市场癫狂状态时,敢于抛出4685元的均价冲击东莞楼市底线,便注定了2008年的不同凡响,在万科、光大、丰泰接连拉开降价大幕不久,3月13日金色华庭就宣布,对在2007年11月以6700元均价购买该楼盘二期的业主“真情回赠”,最低可获4.5万元、最高可获9万元的高额“回赠”,也即东莞市场上出现的首例补差价案例,发展商主动补差价掀起众多楼盘业主要求补差价的巨浪。此后深圳的首个"全额补偿"楼盘桑泰丹华府推出特惠单位时,同样承诺此前购房的业主可将按特惠单位的价格全部进行差额补偿。
【入选理由】
在巨大的心理失衡下,东莞诸多购房者一一联合起来,向开发商提出了补偿差价或退房的要求,这无疑是扔进楼市的一枚重磅炸弹,在同意补偿与不同意补偿的博弈中,2008东莞楼市所发生的价格裂变注定会使这个过程曲折却又无疾而终。
补差价意味着风险的分担,即从完全由购房者承担风险变成了开发商与购房者共同承担降价风险,它对地产界所造成的强烈震撼足以使“补差价”一词载入东莞地产发展史册。
【房掌柜点评】
房子买贵了,房价下跌时,法律途径无法获得合理的退房请求,便出现了让开发商补差价的要求,但是补差价同样缺少足够的法律支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发展商这时候平息业主怨气的有效途径,还是应该坚定信心把楼盘品质提升上来,提升硬件配置标准,安抚购房者伤痕的同时,顺带给后面的诚意客户呈现一个超预期的高品质形象。
回头梳理一下,今年东莞借补差价闹事的楼盘不下十个,为什么最终业主要跳出来大肆折腾,其实说白了,与心理补偿不够有很大关系,换种方式,也许今年那些楼盘就少了些闹心的事。
可以想见,在退房与补差价的要求遭到开发商拒绝后,面对巨大的风险,炒房者绝不敢再象过去那样肆无忌惮地炒房,引发的楼市裂变就是:炒房者的狂热回归理性,开发商的暴利回归常态。当一切趋于平静,房价将重新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第七热门关键词:裁员
热度系数:★★★★☆
【入选提要】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城市的房产企业开始裁员的消息逐渐多了起来。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房地产企业进入了一个人力资源的调整期。
裁员是件敏感的事,敏感到需要藏着掖着想方设法不能让外界知道。面对冷淡了一年的地产市场,好不容易在年末的时候盼来了变政的几丝曙光,开发商们绝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受到舆论的攻击。于是就出现了开发商们“密旨裁员”、“变相减薪”的种种举措。而裁员的事情不是能够说掩盖就能掩盖的,这毕竟是能看到的,瘦了多少,肥了多少,显而易见。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愈发的显得尴尬。
房地产是众多裁员队伍里的先驱者。因行业的特殊关系,在下半年企业裁员风波刚有端倪时,房地产已经在大刀阔斧地具体到实施了。房地产商们的尴尬也就由此而来了,因身为开先河者难免会顾虑到自己对市场的影响,造成的开发商们缄口不言也是情理之中。而随之而来的各大世界500强企业的裁员消息,将裁员这件事推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平面之上,房地产开发商们也无须多虑了。
【入选理由】
东莞楼市经过一年惨烈的变化,再加上外围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房地产企业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下行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各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动足了脑筋节省成本,无奈之下,开发商不得不祭起“裁员”大旗。
“好好活下来,才有将来”,已经成为所有房地产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成为裁员最好的理由,“裁员”便因此而成为楼市无法逃脱的宿命,一个个走出写字楼的落寞背影正是时下东莞楼市的真实写照。
【房掌柜点评】
裁员,对于曾经热闹异常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是种无法言说的阵痛,虽然房地产公司裁员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几乎没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相对于中介公司的勇于面对,开发商在面对裁员时的暧昧与回避,令房地产行业的裁员仍留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