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碧桂园业绩反超万科7.72亿元,万科压力重重。
2月市场成交低迷,大部分房企业绩大幅萎缩,全市仅有4个房企业绩过亿,万科也仅以2亿元位居全市第三名。2月碧桂园可谓“春节不打烊”,出货积极,尤其春节后旗下多盘持续加推并启动二三级联动,碧桂园总收金破10亿反超万科,业绩收金占全市比重高达28.44%,成为2月东莞楼市霸主。其中,沙田碧桂园、碧桂园帕克诺雅、虎门碧桂园和茶山碧桂园分别创收2.66亿元、2.13亿元、1.71亿元、1.10亿元。2017年碧桂园抢跑太猛,前两个月碧桂园已斩获23.28亿元,比万科多出7.72亿元,3月碧桂园将推出新盘长安碧桂园和大朗碧桂园首座,万科压力重重。
品牌集中度明显提高,市场分化明显。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月东莞住宅成交套数排名TOP10中,有7个项目为一线品牌开发商项目,其中碧桂园全揽前三名。市场品牌集中度大幅提高,市场购房回归理性后,购房需求进一步向品牌房企项目集中,市场分化明显。
(六)库存供应状况
住宅库存稳步上升,市场供求关系从基本平衡朝“供过于求”方向转变。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数据监测,2017年2月份全市住宅库存面积约432万㎡(合计37197套),与1月份保持平稳。按照过去一年的消化速度计算,目前东莞住宅存量消化周期稳步拉长至6.2个月,创15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位,市场供求趋于平衡。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大,楼市供需处于低位,3月随着许多开发商大量推新,楼市供应量大增,又因政策调控下观望持续,预计库存量逐渐积压走高,市场供求关系将从基本平衡逐步朝“供过于求”方向转变。
商业公寓去化加快,消化周期迅速缩短。
从物业分类来看,2月底洋房、公寓和别墅的库存量分别为293.90万㎡、53.21万㎡、84.68万㎡,消化周期分别为5.6个月、8.6个月、8.3个月。市场低迷,洋房供求逐步趋于平衡。由于住宅限购,商业公寓成投资新热点,消化速度加快,消化周期迅速缩短。
(七)后市展望
● 经济:国内和出口需求增加,经济继续趋稳回暖。
国家统计局3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官方制造业PMI回升至近三个月新高51.6,为2012年以来第三高,且为2011年以来首次连续5个月高于51。同时发布的2月财新制造业PMI也较1月回升0.7个百分点至51.7,创下四年以来次高位。对于两大指标的回升,2017年经济开局表现强劲,反映国内外需求有所改善,制造业需求回升,生产趋于活跃。2月PMI增长超预期,说明制造业企业对经济预期明显乐观、生产积极性提高、融资意愿增强,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好转趋势,中国经济继续趋稳回暖。
● 政策:中央多次强调严控房价目标和决心,预计政策调控升级。
早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强调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又在今年2月23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住建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为当前的楼市直接抛出“定心丸”:不论是从环比看,还是从同比看,预计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价格会继续趋于稳定。对于2017年的中国楼市,发布会上,陈政高说,“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表明今年中央调控的目标已非常明确,就是抑制投资投机购房行为,不让房价继续上涨,保持房价平稳或适度回落。因此预计政策调控不断升级,各地调控也会有所分化。
● 两会:两会期间楼市政策走向基本明朗,开发商将加速加量出货。
2017年全国两会已于3月3日召开,会期持续到3月中旬左右,两会将有民法总则草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医保整合、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房地产税等等多个热点话题。但由于中央早在两会前已多次强调严厉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楼市政策走向已基本明朗,预计3月开发商不再观望,将加速加量出货。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