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 中国经济新常态元年 7.4%的进步信号
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经济账本:GDP总量首次突破60万亿元,同比增长7.4%。“7.4%是一个克服困难的7.4%,是一个克服压力的7.4%。7.4%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展望2015年,外部环境稳中趋好,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点蓄势待发,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但“去产能”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债务率高企等因素也在制约增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预计2015年GDP增长7.2%左右,2015年很可能成为中国本轮经济下行的阶段性低点或谷底。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换挡减速时期,从当下情况来看,7%左右的增长就可以解决1000万人的新增就业,就业得到保证,经济增长目标可以适当下调,这也可以避免一些地方会因为稳增长“绷太紧”而放缓调结构、促改革的步伐。
1.1.2发改委一日再批复三个基建项目 总投资268亿元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2015年1月26日,发改委陆续批复了三项大型基建,其中包括,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香格里拉至丽江公路工程以及杭州至南京高速公路浙江段改扩建工程,总投资逾268亿元人民币。
公告显示,三项中投资最大的是云南省香格里拉至丽江公路,预估总投资203.2亿元。另外,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总投资约35.35亿元、杭州至南京高速浙江段改扩建投资29.5亿元。
1.1.3中国高铁产值有望破4000亿 10年创造10个世界第一
综合中国高铁已经批复和拟建的项目,2015年我国高铁的产值有望突破4000亿元。随着2014年年底兰新高铁、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三条铁路开通,我国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铁运营总里程新增3210公里。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1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未来我国将进而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据了解,高铁产业链主要包括三部分:上游铁路基建、中游列车制造及相关设备和下游营运服务。上游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工程承包、工程机械,以及轨道、隧道等建设所需的配套建材及零配件;中游列车制造及相关设备包括车辆制造、零件配件、电气化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专用系统设备;下游包括营运、物流公司等相关服务业。
1.1.4央企2014年上缴税费2.1万亿 利润增幅连续2年上升
根据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提供的数据,2014年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8%;累计上交税费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4.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269.2亿元,同比增长6.9%。
从2012—2014年的三年内,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万亿、24.2万亿和25.1万亿,增长率分别达到9.4%、8.4%和3.8%,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利润增长率2.7%、3.8%和4.2%,利润增幅逐年上升。同时,上缴税费总额分别为1.9万亿、2万亿和2.1万亿。
1.1.5人社部:社保总费率超40%确实偏高 将适时下调
2015年1月23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社会保险保障项目较全,包括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综合这五个险种的主要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国家各项社会保险的总费率超过了40%,用人单位占大头是30%,总体的确偏高,将适时下调。
1.1.6上海成全国首个取消GDP增长目标城市
2015年1月25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今年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只字未提GDP预期增长。上海除了对GDP不设增长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经济部分的文字比重也较往年明显下降,新增了自贸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并且对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都设有具体的数字指标。
专家认为,2015年伴随着上海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上海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滑,如果在一开年就把自己卡在一个GDP增长率的指标上,政府会很被动。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