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多项稳增长措施近期可能推出:万亿专项建设债券
根据统计局最新统计,前7月我国基建投资累计增长18.6%,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基建投资呈加速态势,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稳增长加码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预计近期多项稳增长措施将陆续推出,如万亿专项建设债券、第二批PPP项目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刺激基建投资的增长,加快基建投资步伐。
1.1.3 7月外汇占款刷新最大降幅 降准降息或箭在弦上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6.41万亿元人民币,下降3080亿元;同时,7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28.9万亿元人民币,下降2491亿元。央行口径与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双双刷新单月最大降幅纪录。
7月份外汇占款减少较多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降低;二是外贸顺差增加额减少,7月当月为430亿美元,是近4个月以来最低值;三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增加较多,7月增加106亿美元,为今年以来最高。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已经进入了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新常态”,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速7%左右的目标可以实现,具体预测为6.8%,与年初预测一致,6.5%至7%的GDP增速对中国而言均属适宜区间。对于宏观政策,如果未来经济增速下降到6.5%以下,可采取更宽松的财政政策。中国目前不需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降息可静观其变。
1.1.4上海浦东出台市场准入新政:企业住所可登记在律师事务所
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13日公布一系列市场准入便利化意见。其中提出要率先试点律所住所登记改革,允许上海自贸区内的律师事务所将其办公场所作为企业住所进行登记。同时推行“简易注销”制度,为更多创业者卸下“退出难”的包袱。
今年3月,上海市公布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从多个角度降低企业住所登记要求,服务创新创业。浦东作为改革先行区,目前已在陆家嘴、张江、金桥等开发区开展集中登记地试点。截至7月底,共有6个集中登记地开始运行,登记注册企业310户。
不少小微企业反映,试点启动后,商业用房、工业厂房和企业库房均可作为集中登记地,且一栋大楼可以登记上百家企业。不仅有效降低租金成本,还能让企业享受到高性价比的商务服务。
1.2政策环境
1.2.1通州住房限购 非京籍在通州购房需满足“双重”要求
通州限购新政8月16日起实施。从市住建委了解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非京籍家庭纳税或社保要同时满足全市和通州的双重要求。拥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居民则可享受京籍家庭同等待遇。
此次通州限购新政中,对于非京籍家庭,除了在北京没拥有住房,还需要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才能在通州区购买一套住房。而在本市限购政策中,要求非京籍家庭在京连续5年纳税或缴纳社保,才可购买一套住房。
1.3楼市环境
1.3.1 7月30家房企销售业绩环比降34% 结束单边上涨
数据显示,7月万科等30家房企公布销售业绩,合计销售1134.9亿,这一数据相比6月的1724.19亿下降了34.18%,结束了今年3月以来的单边上涨模式。具体来看,30家房企中7月销售除花样年、中骏置业、富力地产、深圳控股有小幅上涨,万科基本持平外,其余全部下降。
以融创为例,其从6月的65.6亿元下降至7月的52.4亿元,环比下跌20.1%;恒大地产从6月的247.5亿元下降至7月的141亿元,环比下降43%;远洋地产从6月的40.6亿元,下降至7月的22.7亿元,下跌44%;碧桂园从6月的176.4亿元下降至7月的70.8亿元,环比下跌59.9%;保利更是从6月的256.52亿元,降至7月的96.63亿元,下降幅度高达62.3%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