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地市场
2.1待拍土地:南城总部基地再拍4宗地下地 面积合计约1.43万㎡
2.2出让土地:无
2.3土地成交:无
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宏观调控思路生变 “供给侧改革”首度提上日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言中首次提出了这一说法。相比以往强调促投资、稳增长的需求调节,供给调节准则及方针更偏重于通过长期结构性调整激发经济活力,因而这被市场视为未来宏观调整思路出现重大变化。
1.1.2 前10月土地出让减收万亿 财政支出稳增长力度不减
财政政策将在四季度稳增长大戏中唱主角。11月12日,财政部发布10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0月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9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6.1%,同口径增长34%。这一增速远超上月25%的水平,创下自2014年5月以来的新高。财政部特别指出,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高层频频就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发声,且刚刚发布的10月经济数据显示,投资和工业仍然低迷,四季度稳增长压力有增无减。但业界不约而同提到一个现象:财政政策发力明显积极,渐渐成为稳增长的主角。
2014年~2015年货币政策为“攻方”,以连续降准、降息为代表;而财政政策为“守方”,主要体现在地方债务约束、基建投资下滑等。但从10月的投资、消费数据中,已经出现了“宽货币”转向“宽财政”的迹象。
1.1.3 17地养老金并轨方案出炉:多为“中人”设10年过渡期
近日,山西、广西、江西、辽宁等省份陆续公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至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7地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在与中央改革要求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各地方案在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方面有所不同,多个省份提出为“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
1.1.4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城镇化看“三化”解“三难”
据权威预测,我国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能否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常住人口进得来、住得下、有保障,是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其中,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产城咋融合又是城镇化无法回避的三大难题。
对于这三大问题, 解决方案有:1、人到哪里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深圳、成都等特大城市、大城市都明确提出了积分落户办法;2、钱从哪里来,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行PPP模式;3、产城咋融合,因地制宜加速一体化,在借鉴典型经验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好各地的比较优势,避免“为建而建”,避免“产城脱节”,避免“人为造城”
1.1.5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施行两月 为银行释放7000亿元流动性
自9月15日起,央行决定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至今已满两个月。从超额准备金率实际下降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的改革为银行业释放了7000亿元的流动性。这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实现稳增长。
事实证明,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将有效降低银行补缴准备金数额的波动,减少资金大进大出的现象,从而减少其应对突发性支付的超额准备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时可以释放一定的流动性,进而平滑货币市场波动。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