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土地成交:无
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1经济环境
1.1.1 中国银行业进入焦虑期 不良贷款攀升资产荒蔓延
利润下跌、不良贷款攀升、资产荒蔓延、离职现象较多,如今中国银行业似乎进入了“焦虑时刻”。
在资产质量方面,已披露的7家上市银行中,除中信银行外,不良贷款率集体攀升;此外包括中信、交行、建行在内的3家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降至156.99%、150.45%、151.63%,接近监管的150%红线;同时上述3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去年年底相比,均同步下降。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并没有到底,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现在正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转型发展期,银行特别要重视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的错配。发放贷款后利润当期就增加,但3年后才会出现风险,5年后不良贷款会增加,7年后会形成损失,因此银行业经营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比赛”。
1.1.2 国有资本基金化倒逼国改 国企“金主”撑起百亿巨无霸
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庄平透露,虽然各地在国企改革的具体政策上存在差异,但市一级的国资管理机构,普遍对国企改革的推进“十分上心”。多位公募投资总监表示,国企改革将是下一个高度确定性方向,目前正是布局的较佳时间窗口。
8月24日,备受市场关注的汇添富上海国企ETF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该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52亿,截至8月22日,规模已增长至157.83亿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增长超过5亿元,足见国企改革当前的受捧程度。
然而,市场并未对国企改革形成一致预期。有私募投资总监直言,“大家炒国企改革就是炒企业最后的盈利空间,从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些动作来看,改革并未动到核心的东西,对企业盈利难言起到改善作用。”
1.1.3 万能险遭严管:部分银行停售 收益率亦降
近期,多家险企高管表示受到政策监管的严控,公司已开始调整结构,降低中短期产品销售的占比。多家银行也表示已开始停售万能险品种,部分银行表示在售的万能险已没有两年期以下的产品。
保险专家指出,万能险是一种介于分红险与投连险间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如果险企业绩不好,收益率就难达预期。万能险是包含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投保人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一般来说,当前最低保障利率为2.5%左右,而其所宣传的高收益是不保证的。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督导行动持续加强,未来中小险企倚重万能险的做法将受到更严厉的监管,主动转型不可避免。
1.1.4 解读P2P管理办法:贷款限额杀伤力最大
距2015年末公开征求意见八个月后,业内既期待又担忧的P2P网贷管理办法“靴子”终于落地。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等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正式下发的《办法》中,业界最为关注的是增加了贷款限额的具体规定。明确“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元,在不同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在不同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此外,《办法》还重划13条监管“红线”,明确了包括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不得发售金融理财产品、不得开展类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的债权转让等十三项禁止性行为。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