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大概现在中国最不过剩的就是房地产
现在实际情况,大约有2亿农民在城里占了一块房子,同时在农村还有一个房子。他们忙的时候到城里打工,占了一份房子。破产的时候或者下岗的时候或者农忙的时候又回去了。当然有一部分是不回去,但是仍然在农村占了宅基地。
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把宅基地解放出来,最后把资源短缺和双份占用问题解决掉,变成资源不再短缺。82年我们宪法规定的土地不是公有制的,宪法也没有说土地一定要收规国有才能转让。实际上我们只要解决好宅基地问题、城市建设用地问题,现在的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就不会那么荒谬。
我们宅基地16.8万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不到4万平方公里,差了四倍用地。如果把集约化用地解决掉,我们城市用地根本没有那么紧张,而且根本也不用考虑18亿亩红线守不住的问题。未来在土地问题上就比今天容易的多。这就是已经开始的农村土地流转试点问题。
你看钢铁,大家都说过剩了。水泥都说过剩了,家电都说过剩了,汽车都说过剩了。但是我们房子不管怎么样,城镇居民还做不到1:1。而且这么多农民还要变成城市居民,他至少还要有一个房子。不管是买还是租,问题是没有这么多房子保证居民住住在里面,那就是供不应求。如果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更多资金进入,真正把土地供给瓶颈解决掉的话,不会造成房屋价格的飞涨。我们现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龙头在那里关紧了,所以你怕进入了多会有问题,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行业。
三个最扭曲市场
第一个瓶颈就是土地资源的自由配置问题。要靠垄断去配置,会有问题。第二,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金融资源配置如果不好的话,也会导致扭曲。比如说让什么人买会享受什么利率。第三,国家政策导向问题。比如我们都说保障,我们认为国家要保障的在前一段做的就是让大家买房子,这个是错误的。从世界来看,都是对租不起房子的保障。我们过去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目的都是让你买,不是让你租,所以才导致市场的扭曲。这三个是影响最大的三项。
只解决租不起房的人的问题,而不是帮助那些买不起房的人。
我们通过抽样调查看,廉租房不需要大家担心,没有那么多廉租房,真正符合廉租房标准的人,不超过家庭户数1.5。北京7万多户,按照1900多万人,将近700万户,所以不用担心。如果农民工加上流动人口来算,我们认为不超过5%,这个比例仍然很低。如果按照住建部定的1900万户,这个比例已经很大了,基本上全覆盖了。问题他们没有解决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我跨越了廉租房标准后,没有能力一下进入购买市场的标准。
比如发达国家有20%、30%左右社会租赁住房,我们现在叫公租房,这个概念可能是从英国学来的。政府希望他买或者用过高条件让他住的话,所有人都在里面不出来了。所以一定要卖掉,变成社会租赁房,而不是政府公租房,因为政府没有权力把这些人轰出去。所以撒切尔当年就全部卖掉。所以最后要回到只解决租不起房的人的问题,而不是帮助那些买不起房的人。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