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政府说要改革收入分配,那如何改革?西方的收入分配一般分为三次,第一次分配是工资;工资没有与公司盈利挂钩,所以在中国人多的情况下,工资是不会太高的。第二次分配是政府抽税。以政府行政方法抽企业税,由政府重新分配。中国除了抽税外,政府还强制要有保险金、养老金、医疗、教育等等,都要拿一笔钱出来,这笔钱差不多工资的40%。政府分配有什么不好?要养一批官僚,养官僚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他们的效率还不高,手脚也不干净,所以真正分到下面的人群时,就打了一个大折扣。第三次分配,靠企业家做善事,中国的法制不允许企业家成立个人慈善基金。美国很多企业家都把自己的股份捐出来,在香港我也可以把自己在中原的股份放入慈善基金,这对我影响不大,因为这个慈善基金是我个人基金,还在我的控制之下。在中国由于不可以成立个人慈善基金,让你把公司的股份捐给青基会、红十字会,老板当然不愿意,给人家控制了,自己就没有了。所以中国这种法律不允许第三次分配,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分配就不公平,大部分的人拿不到劳动成果。
中国政府做了什么,就是提高最低工资。这是国家定的,可能定的与市场不一致,一些劳工法制企业家承担不了,所以东莞有一段时间倒了很多工厂,一些劳工法、最低工资超越企业承担能力。西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美国三无人士,银行也要贷款,这样他就有钱买房子,有钱消费。但是他还是没钱还,最后又出事。在欧洲是靠政府福利,有很多政府提供服务,现在欧洲债太多,也没法持续。所以中国在摸索自己的分配模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解决的好,如果在利润分配上做的更好,我们才有机会使广大人民群众有合理的分配和内部需求,这样中国经济发展才能持续。
现在中国面对的问题,在有些产业上,国企占主要位置,改革开放主要经验,邓小平改革开放主要靠什么?靠的就是中央做少一点,地方做多一点;国家做少一点,让企业做多一点。以前官都要下海,逼着他做企业。最近几年,大家想当官,想到国企找工作,某一种程度来说这是走回头路。如果能开放多一些,本来由国企主导的行业可以给民企去做,中国的生产力就能有所增加,对国企来说也有促进作用。
这段时间,中国经济面对改革,面对走上新路的重要年代,整体来说,中国有机会可以做的更好,主要是看政策是否配合。2013年,承载着经济走出谷底,重新起步的机遇。西方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我觉得这个不要担心,中国经济在之前一段时间只是发展出路放慢,但是还是在增长,整体来说,今年是7.5%以上,明年可能是8%,所以基本上是增长的。
对于房地产来说,过去一段时间的增长,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原来中国把住房商品化、市场化,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很大的瓶颈,没有市场化、没有商品化,中国人住的房子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善。
上海头30年基本上没有建什么好的房子,30年后我回到上海,还是住华侨饭店、国际饭店,都是几十年的大厦。市场化、商品化之后才大量建设,开发商为中国人民改善居住环境做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政府要处理好房地产使用问题和投资问题之间的矛盾,房地产不可能把投资因素完全剥离,但是中国现在有一部分人,觉得房子应该是拿来住的,不应该拿来投资,投资房地产的人不是好人,起码在社会舆论上,香港说是地产霸权。房地产不可能不投资,为什么房地产会拿来投资,房地产有“不灭性”,其他的财产都会贬值,时间长了,东西会变。谷子在仓库里,几年后被老鼠吃了,被虫蛀了,会贬值。而买房子,房子倒了,地也在,房地产是永远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灭亡的东西。房地产的价值是跟着经济发展而上升的,其他的东西都会贬值,房地产经济越好,承担房价的能力就会增加,所以投资房地产比投资其他的商品更好,因为的一定可以升值,尤其在中国经济看好的情况下,所以中国人有钱,怎么会不投房地产呢?中国人可以选择的话,他们会愿意把钱放在房地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主要的大城市,楼价就会升到超越市民的承担能力。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就会干预,所以就出现了限购,把投资资金拦住,不让它流到主要城市,这是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下跌、交头下跌的原因。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