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房地产市场导读
1、宏观环境: 市场分化倒逼房价走向理性 购房者观望潮持续升级
全国层面:进入2014年一季度,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市场出现严重分化;一是土地市场与商品房市场冷热差异;二是区域市场的分化;三是房地产企业集聚度加剧造成的分化;四是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发展;五是思维的分化。部分城市房价的下跌、信贷政策的收紧、某些唱空楼市舆论观点、钱越来越不值钱等多重因素使全民进入了一种集体焦虑观望的局面。
东莞层面:针对这种“中国式焦虑”,“1.5线城市”的概念横空出世:1.5线城市暂且定义为一线城市的周边辐射区,譬如东莞,因为受一线城市的辐射,房价及上涨的潜力可能比二线城市都要高。但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定位,在目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实体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企业转型升级难的大环境背景下,将会出现大量资金缩水、市场流动趋紧的态势,虽然东莞会受到外围城市的辐射的利好,但仅此短期内难以弥补内部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创伤,这对东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新增:住宅供应市场观望浓厚 非住宅产品成供应“主角”
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郁,开发商推货谨慎,以小幅度的加推试探市场反映,或者推出非住宅产品。上周共有4个项目有商品房新增供应,但有住宅产品加推的仅恒大御湖一个项目,有136套87-93㎡的刚需房上市。与住宅市场供应冷清相反,非住宅产品成为上周供应市场的主角,共有3个项目有新品上市,合计新增711套,面积约10.25万㎡,环比上涨381%。
3、成交情况:临深片区成交回落 市场以“蓄客”为营销主线
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上周东莞住宅成交918套,环比下滑31%,同比下滑48%;成交面积7.01万㎡,环比下跌23%,同比下滑44%,楼市上涨的势头逆转。原因是:一、临深片区经过前三周的集中成交,客户需求逐步被释放,暂时回到客户积累的阶段,且市场没有大量新品进行补充,导致片区成交回落; 二、节前签约的项目基本网签完毕,节后由于信贷紧缩、“降价潮”、房贷利率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开发商推货不积极,购房者观望情绪浓,成交并不乐观;三、目前市场上仍以“蓄客”的营销动作为主,在售的多是存货,新盘或推新品并不多,选择面的窄小无法吸引客户入市,预计3月中下旬将陆续有新货入市,有望拉动成交回归到正常水平。
非住宅则成交226套,环比下跌6成,一方面是因为上周车库和办公产品环比皆出现明显的回落;另一方面商铺产品除了塞纳河畔签约35套领先之外,其他项目签约都在10套之下,导致非住宅市场也出现下滑。
4、成交均价:价格偏低的镇区成交走高 住宅均价回归“8”字头
上周东莞住宅均价为8732元/㎡,跌破“9”千大关,回归“8”字头。原因有:1、道滘、东坑等镇成交偏高,分别排名亚军、季军之位,但区域均价却在7000元/㎡之下;2、成交均价在6000-7000元/㎡的产品比例大幅增加,占总体18%;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拉低了整体价格。
5、区域供需:无以往遥遥领先的区域 前五名成交套数不相上下
上周东莞有31个镇区有住宅成交,没有像往周有遥遥领先的区域,前五名成交套数都在43套-72套之间。其中凤岗以72套排名冠军,主力项目是锦龙又一城(16套)、三正卧龙山一号(12套)、名流印象花园(8套)等;道滘得益于富盈WO城(33套)、君汇半岛花园(18套)两大项目支持夺得亚军;东坑则由新盘金达锦绣东方集中签约54套,获得季军。
6、产品成交: 刚需和首改产品依然主力 大户型和别墅下滑
从产品成交来看,70-100㎡刚需产品和100-120㎡首改产品依然是出货主线,上周有460套的成交量;130㎡以上大户型产品持续出现下滑,上周仅成交108套,环比下滑19%;别墅成交也不乐观,上周仅签约16套。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